第十三章 背影(第1/6 頁)
南陽郡,武當。
武當山高聳巍峨,一枝松樹自山壁上破壁而出,臨風生長,一道青色人影站在松枝之上,挺拔如劍。
趙空能有這般閒暇,因為南陽局勢確實輕鬆了些許。左中郎將皇甫嵩屯兵豫州潁川,右中郎將朱雋屯兵司隸中牟,對南陽、江夏一帶的黃巾軍形成了巨大的壓力。黃巾軍神上使張曼成雖然手握半個江夏和南陽五城,卻四面為敵。自從趙空在宛城完成“竭澤而漁”之策後,張曼成在南陽郡的所有臥底細作已經被誅殺一空,面對宛城這樣的堅城,黃巾軍根本沒有強勁的實力攻克。趙空獨自擬了個計劃,交代龐季與蒯良之後便跑到武當山落個清閒。
不同與南陽東北的戒備森嚴,武當山人跡罕至,除卻山腳有些田地,也就幾個山中獵戶,自然清靜。原本打算建立在博山的南州府學也改遷至此。而孫宇親自安排了人奔到會稽郡取蔡邕滯留的上萬卷藏書,上萬卷竹簡足以抵得上三分之一個潁川藏書閣,何況還有龐季、蒯良等人四處鼓吹,南陽的安如磐石、名士雲集一時間竟成了南州府學存在的天然土壤,縱然此刻武當山上還沒有多少房舍,卻已經聚集了上千士子。
孤崖冷峭之上,南陽學曹掾史鄧羲的身影出現在趙空的背後,他看了眼前方深淵,不由自主打了個哆嗦,衝著趙空背影拱手拜道:“都尉,諸位先生已安排妥當了。”
“嗯。”
趙空抬頭看著遠方,不知道他在看些什麼,一直沒有轉過身來。
鄧羲看著遠方,陽光白雲交疊成影,風吹雲動,一片氣象。再看趙空模樣,呆呆看著天邊,許是一不留神便會一頭栽進這萬丈深淵,進了幾步,想提醒幾句,不禁又看了看那懸崖斷壁,邁出去的步子又退了回來。
似乎察覺到身後的人還沒有離去,趙空微微側臉回望:“怎麼,還有事麼?”
鄧羲點頭,微微俯身道:“幾位先生都住在武當山,人物來往眾多,雖然幾位先生清雅方正,但人多手雜,羲擔心幾位先生的安全。”
“你是擔心蔡邕先生罷?”
趙空輕輕笑笑,自顧自地說道:“荊州士族一貫與潁汝士人不合,你們幾個人的意思我知道,大哥也知道。”
“羲等豈敢如此。”鄧羲連忙下拜,“學術之爭不涉南陽安危,諸位先生享名當世,羲所憂慮的乃是宵小之輩而已。”
“願你我將來皆能記得這句話。”
趙空微微一笑,轉過身來,囑咐道:“你去都尉府告知蔡瑁,便說是我的意思,調三十護衛過來,至於抽調哪一部分計程車卒,讓他自行考量。”
鄧羲拱手再拜:“諾。”告一聲退便悄然離去。
趙空回頭再眺望遠方,天際雲舒雲卷,氣象萬千。
只不過,雲層之下暗流湧動,不知道這雲下一刻會變作什麼摸樣。
他身形閃動,已退回山上,沿著小路緩緩步向山腰上那一片房舍。
南州府學建立時本來就有些倉促,學曹掾史鄧羲甫一上任便是得了這個苦差,先是定了武當山,再者便是在山上尋了塊較為平整的所在建了四十幾間木竹房舍,現行安排蔡邕等人住下,隨時簡陋了些,諸位先生卻也不甚在意。本來就未曾注意安全護衛之事,加之龐家的鼓吹,短短時間內便有上千士子湧上武當山,一時間山中林間,夜餐露宿皆是儒衣袍帶的謙謙士子。
趙空青衣緩帶,自然是尋常儒生不曾見到的,一路走來雖然飽受目光,卻也是輕鬆,徑直上了那一片房舍中來。
房舍雖少,卻有一片三十餘丈的空地,此刻正有百餘位儒生端坐其中,而眾人之中正高坐一位風姿綽約的鴻儒,手握竹簡,談笑風生,正是蔡邕。
趙空側耳傾聽,正是《尚書》中的一段:
“臣作朕股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