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5 頁)
的天線系統。在這裡,胡文海乾脆將後世盛行的六臂螺旋天線技術,提前拿了出來。
這種六臂螺旋天線,乃是24年之後,由美國人沃特。斯沃特斯發明。後來被普遍的應用在行動通訊領域,乃是效能極其最佳化之後的螺旋天線設計方案。
憑藉這種領先至少二十年的技術,原本擬真機最大的攔路虎資料傳輸子系統,就這麼輕巧的邁了過去。
要知道在天線效能不佳的年代,要想將訊號傳遞的足夠遠,就要增加足夠大的訊號強度,進而帶來更大的供電和電路需求。
人在迴路的電視制導導彈或者炸彈,之所以是高科技武器,難就難在訊號傳輸上面。當然,足夠小的光學系統也是難點之一,但這在擬真機上不成問題。因為擬真機內部的空間足夠大,別說是拆散的攝像系統了,就算放個電視臺用的攝像機進去都沒有問題。而胡文海設計的擬真機,使用的還是日本進口的高階攝像管,不僅成像質量更好,體積也足夠小。
五組六臂螺旋天線,用來負責傳送和接受擬真機各子系統的資訊,佔用了足足40mhz的模擬頻寬。這要放在電磁訊號大爆發的二十年後,簡直是不敢想象的奢侈。不過誰讓這是八十年代呢,天上飛的都歸軍隊管,就連看不見的電磁波也是一樣。
胡文海高二這年的暑假,就在這樣忙碌之中不知不覺的過去了。直到八月的最後一個星期,突然間501廠裡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歡呼聲。
第二十章測試
501廠內一片空地已經被平整一新,用石灰劃出的跑道線看起來倒有幾分運動會的感覺。
路大明和胡虎兩個人,這次推著比上次f-14要大了整整兩圈的殲七戰鬥機擬真機,小心翼翼的將機頭擺正對準了跑道。
而在距離這個空地不遠的501廠辦公樓頂樓會議室裡,此時這間會議室已經被改造的面目全非。
幾根電纜穿過會議室的窗戶,從房頂一直延伸下來。那是樓頂上鞭狀天線的連線線,連線在了電纜縱橫的會議室正中,那個控制檯的背面。
會議室的中心,是個完全模擬殲七戰鬥機駕駛艙的控制檯。只不過不同的是,原本殲七複雜的儀表已經被省略了,控制檯前的操縱介面上,除了幾個必要的飛行引數儀表之外,就只有一個十五寸大的彩電顯示著畫面。
胡文海有些侷促的坐在這個模擬駕駛艙之中,實際飛行的飛行員其實也差不多,戰鬥機上空間是非常寶貴的,往往是沒有什麼活動手腳的餘地。
見到顯示器中飛機的機頭已經對準了跑道,胡文海從控制檯旁拿起一部話筒,按下開關喊道:“現場、現場,這裡是控制檯,是否可以進入起飛程式?”
跑道上,讓人有些驚訝的是殲七擬真機上竟然傳來了胡文海說話的聲音。如果不是擬真機的體型和真機有差別,離得遠了真有些分不出來它是不是真機。
路大明和胡虎兩個人仔仔細細、認認真真的在擬真機周圍和跑道上轉了兩圈,這才確認道:“控制檯,這裡是現場,跑道準備就緒,可以進入起飛程式。”
作為原本一起玩耍的玩伴,路大明和胡虎可是看著胡文海,一點點將原本玩具一樣的航模,變成了如今的這架擬真機。
和原本的航模比起來,這擬真機現如今簡直就是鳥槍換炮了。不說別的,那足足20l的混合燃油,就讓擬真機比航模大了兩圈,也多了很多的重量感。
只要想想,這些燃油換成16瓶1。25l可樂的話,這得多重、佔用多少空間?
更別提原本做工還有些粗糙的飛機蒙皮,這次可是由廠裡的老師傅親自出手,質量和細節更是比當年兩個人用錘子敲出來的精細了無數倍。
如今這架擬真機,機長足足三米,翼展超過一米五,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