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沒魚,蝦也好?(第1/2 頁)
在北涼國使臣抵京的第三天,蕭懷瑾終於收到了蘇東坡的回信。
他說了一大堆廢話,講述自己初次進宮,是怎樣被嚇得魂不附體,才遲遲不敢對蕭懷瑾的問詢回話。
又說皇帝和雪妃這兩在重修舊好後,兩人是怎樣的尷尬,他又是怎樣的比他們的尷尬更尷尬。
最後,才說“大魏”是誰。
大衛,石膏像,畫畫人必定會臨摹的物件。
蕭懷瑾鬆了一口氣:區區石膏像。
即刻便著人去打十個石膏像。
可,要比照誰來製作石膏像,又成了一個問題。
畢竟,連蘇東坡都描述不清楚那個名叫大衛的石膏像,是個什麼樣子。
不過在這一天,蕭懷瑾對於自己的猜測又有了八分把握——
君樂與蘇東坡,的確有著其他人都不瞭解的相似過去。
他們能聽懂彼此說得那些晦澀詞語,能理解那些詞語代表什麼。
聯絡起君樂和蘇東坡的那次抱頭痛哭,以及君樂對入京前很多事都不清楚的情況。
蕭懷瑾腦子裡冒出一個十分荒謬的猜想。
但他很快便將這個猜想從腦海中拋了出去——
君樂是君樂便好,其他的事,他不關心,也不在意。
也是在這一天,皇帝召見了北涼國使臣。
同時也召見了蕭懷瑾與蕭洛白。
與蕭懷瑾的從容相比,君樂就緊張得多了,只恨不得把搓出來的那顆“炮彈”讓蕭懷瑾隨身攜帶。
在蕭懷瑾耐心的分析了一番之後,君樂才稍稍安心了些。
書房還在修葺中,皇帝將召見的地方,選在了御花園假山上的涼亭裡。
這裡地處高位,視野開闊,既安全風景又好,方便雙方洽談。
那日為首的年長使臣名喚泠雪。
這次會面,他只帶了那個被英國公震住的年輕使臣,北枳。
皇帝這邊,也就是一家四口人了,連個太監也沒帶。
六個人,五個人都是銀髮,皇帝坐在其中顯得格格不入。
泠雪照舊用那日在大殿上的禮儀問候的皇帝,在面對雪妃時,才終於彎了腰。
“微臣參見長夜公主。”
雪妃面露尷尬,看了一眼皇帝后才應了一聲:“免禮。”
泠雪很直接,立刻就問道:“不知公主何時可以啟程,微臣好吩咐使團做好準備。”
雪妃默了默說:“我生於鄉野,長於深谷,後又入宮為妃,北涼國的一切於我而言實屬陌生,要擔一國重任,只怕非我所及。”
泠雪對上雪妃,眼神多了些溫和,他沉著的回道:“公主不必擔憂,國主身體尚且康健,大有時間為公主補足這些年缺失的為君之道。”
見泠雪是打定主意要帶人回去,雪妃無奈地又朝皇帝看了一眼。
她就不是什麼有大志向的人,遑論國主之位。
皇帝接收到雪妃求助的眼神,才說:“難道北涼國,就沒有更為合適的人選了?”
泠雪思考了片刻,直言道:“鄙國國主膝下只有二子,孫女前些年早逝了。”
這可真是巧了,大靖先皇膝下無子,因為必須由男子繼位,才引發了後續的一系列事件。
而北涼國,竟是因著沒有女兒,皇位傳承岌岌可危……
北涼國的兩個使臣都看出對方表情怪異,北枳說道:“女子孕育生命,承繁衍之重,自當奉為國主。”
泠雪示意他住口,又對雪妃勸道:“即使公主他日繼位,亦會有國主親選顧命大臣輔佐,必不會讓公主陷入困境。”
聞言,蕭氏姐弟不約而同地輕笑出聲。
蕭洛白調侃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