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第2/3 頁)
像是最後一注,五隻顯然不夠。&rdo;
哈桑放聲大笑。&ldo;這就是共產黨的效率嗎?&rdo;
&ldo;共產黨的效率並沒什麼錯。&rdo;羅斯托夫告訴他,&ldo;我們吃虧的是蘇聯效率。&rdo;
汽車開進了使館區,值勤警察揮手放行。哈桑問道:&ldo;我們確定闊帕列裡號的方位之後,做什麼呢?&rdo;
&ldo;這還用說?&rdo;羅斯托夫答道,&ldo;我們會安插一個人上船。&rdo;
第九章
堂主著實過了倒黴的一天。
先是在早飯時候,傳來訊息說,他的手下在夜間犯事了。警察攔截並搜查了一輛裝有兩千五百雙鑲毛邊的臥室拖鞋和五公斤的成品海洛因。從加拿大運往紐約市的那批貨在阿爾巴尼遭到攔截。車輛及貨物被沒收,司機和副司機鋃鐺入獄。
那批貨並不屬於這位堂主。然而,這次販運的小組給他付過了常例錢,期待著作為回報的保護。他們希望他把坐牢的人撈出來並且要回海洛因。這是幾乎不可能的。若是捲入案子的只是州警察局,他或許還有能力辦成,可話說回來,若是隻有州警察局介入,也就不會犯案了。
這還僅僅是開始。他的大兒子從哈佛來電要錢,那孩子在開學前的幾周沉迷賭博而輸光了下學期的生活費。他花了一上午時間找出了他的連鎖餐廳賠錢的原因,下午向他的情婦解釋他為什麼今年無法帶她去歐洲了。最後,他的醫生告訴他,他的淋病又犯了。
他對著穿衣鏡,調整著領結,自言自語地說:&ldo;真是糟透了的一天。&rdo;
原來,紐約市的警察局躲在了這樁案子的背後:他們把訊息透露給州警察局以避免和市裡的黑手黨扯上關係。市警察局當然可以對該案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們之所以沒有那樣裝聾作啞是因為有跡象表明,該案緣起於某個重要人物,說不定是財政部的禁毒局的人呢。堂主分派了幾個律師給坐牢的司機,打發人去拜訪他們的家屬,並開始談判,以便從警察局贖回那些海洛因。
他穿好了外衣。不過,他總喜歡就餐前換裝。他不知道該拿他的兒子約尼怎麼辦。這個暑假他為什麼不回家呢?大學生是應該回家過暑假的嘛。堂主原先想打發個人去看看約尼,但那樣一來,那孩子會以為他只操心錢的事。看來,他得親自跑一趟了。
電話鈴響了,堂主拿起話筒接聽:&ldo;餵。&rdo;
&ldo;這裡是門房,老爺。有個英國人要見你,還不肯說出他的名字。&rdo;
&ldo;那就打發他走。&rdo;堂主說,心裡還惦記著約尼的事。
&ldo;他說他是從牛津大學來的朋友。&rdo;
&ldo;我不認識什麼……等一等。他長得什麼樣?&rdo;
&ldo;小個子,戴眼鏡,像個流浪漢。&rdo;
&ldo;別逗啦!&rdo;堂主的面孔綻出了笑容,&ldo;帶他進來‐‐鋪上紅地毯!&rdo;
一年過去了,老朋友才得以見面,他們彼此一邊寒暄,一邊默默體察著各自的變化。但是,阿爾&iddot;科頓的容貌最令人驚訝。他從法蘭克福回來後就開始發福,這些年來他的體重似乎在穩步增長,如今至少有二百五十磅。他那張在戰時全然消失的浮腫的面孔,一九四七年剛有些發福跡象,現在倒多了些縱慾過度的味道。而且他的頭髮全都掉光了,狄克斯坦覺得這在義大利人當中並不多見。
狄克斯坦清晰記得多年前他曾被科頓視為救命恩人的一幕,這一切恍如昨日。那些日子,他在研習困獸心理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