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第2/2 頁)
凱爾納二十八歲,在中國已經兩年了。他身體不結實,適應不了長徵中缺衣少食的艱苦生活。有時,博薩哈特和凱爾納有馬或騾子騎。但他們大部分時間是步行。他們經常住在地主的穀倉裡,睡在糧堆上。他們有時也席地而睡,一般身下墊一塊木板。
博薩哈特所在教會的同事們堅持力爭使他獲釋,他們接二連三地派代表進行談判。但凱爾納的教會卻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來使他獲得自由。最後,他喪失了生命。
二軍團正取道烏江附近的猴場由東向西穿過貴州。猴場的一個富裕房產主告訴博薩哈特,一年前。&ldo;朱德司令的軍隊&rdo;從那裡經過,隊伍裡有兩個穿著講究的外國人,可能是俄國人。其中之一恐怕就是李德。假如真有第二個外國人,那麼,這人到底是誰,始終是個謎。
肖克很高興向西轉移。因為貴州的東部和湖南的西南部太貧窮落後了。鴉片是那裡的主要作物。無法在那個地方徵兵,除非部隊也要抽鴉片的人。那裡所有的人都抽鴉片。孩子一旦感冒了,父母就把鴉片煙吹到孩子的鼻子裡作為治療。紅軍有一條鐵的紀律:不準隊伍裡有一個抽鴉片的人。但是又招不到別的人,於是他們把這些人也招來,然後讓他們逐漸減少鴉片吸食量。醫務工作者對他們進行宣講,並且給他們注射硫磺液。一個月以後,大部分人的菸癮都戒了。
在長征途中喪失左臂的獨臂將軍餘秋裡,一九八四年已是一位高階軍事官員了,他長得矮胖而壯實,寬寬的臉膛上常帶著熱情的笑容,說話時聲音爽朗,舉止粗曠,喜歡揮動他那僅剩的一隻胳膊做誇張的手勢。他於一九一四年出生在江西省吉安縣,家裡很窮,只有一畝一分地。八分地種水稻,三分地種芝麻和花生( 共合六分之一英畝 )。靠這一點土地是養不活他的父母、兄弟和他自己的。十五歲時,他參加了紅軍。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