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第1/2 頁)
一九三四年春為什麼要把財寶從山上運下來 ?答案很明確。由李德、博古和周恩來組成的&ldo;三入團&rdo;決策核心,面臨著日益惡化的軍事形勢,他們已開始準備撤離中央蘇區。後來,對於何時決定放棄蘇區,何時開始考慮進行長徵,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在毛澤東同親蘇派之間的論戰中,毛澤東的支持者認為。長徵是一個倉促、輕率、無準備的冒險,是驚慌失措的產物,不是有計劃的行動。
證據有利於對方。&ldo;十萬&rdo;大軍的行動不可能是最後一分鐘才決定的事情,早在數周或數月以前就作好了安排。不管是否下令長徵,詳細計劃必須早就作出,否則長徵將成為一場潰逃。將財物搬下山來的決定是同制定長遠計劃相吻合的。
根據伍修權的看法,&ldo;長徵的準備工作在長徵之前半年就開始了&rdo;。首先是開始大規模擴紅,壯大紅軍力量,拆卸和包裝重型裝備就花了幾乎半年的時間。
伍的回憶同李德的回憶是一致的。李德說長徵的準備工作早在一九三四年五月就已開始了,當時正值紅軍在廣昌戰役中失利&ldo;我同意他的意見,&rdo;伍修權說:&ldo;雖然在很多其他問題上我們意見不一致。&rdo;據伍的回憶,長徵的計劃工作開始時侷限在很小的範圍之內‐‐博古、李德、周恩來、洛甫和王稼祥。
一九三四年春夏進行的一場特別徵兵運動是這一計劃的組成部分,即恢復紅軍的力量,動員江西地區現有的一切人力。與此同時,另一項運動是徵集糧食。紅軍下達了很重的徵收任務,呼籲農民作出捐獻。同時開展了借貸運動。鑄出了更多的銀元,做了棉衣。車間開始修理槍枝武器,生產了新的手榴彈,從老戰場找回了子彈殼,銅殼裡重新裝上火藥和鉛頭。鉛用完了,就用木製彈頭。李德參與了監督準備工作。伍修權記得有一天曾同他一起檢查新手榴彈的爆破試驗。不是所有的手榴彈都能拉響的。
很明顯,這些都說明,有一件大事正在醞釀之中。同時,他們開展了宣傳運動,號召農家婦女為戰士編草鞋。草鞋很容易穿破。戰士們想在長徵開始時多背上幾雙草鞋。他們讓婦女們把草鞋編得厚厚的,這即是將進行長徵的某種暗示。
迄今中國的歷史學家們還未能發現關於長徵準備工作的任何具體指示、備忘錄或命令。討論這些問題似乎經常是限制在博古和李德兩人之間,連周恩來都未能參加全部的商談決策。後來聽說這是出於安全考慮,怕蔣介石的奸細獲悉紅軍的計劃。經過仔細研究國民黨的新聞報導,沒有發現洩密的跡象,國民黨官員也沒有自稱發現過長徵的秘密,國民黨的評論卻暴露出他們對紅軍是極其無知的。那時毛澤東在政治鬥爭中輸給了博古和李德,下臺幾年了,而國民黨還一直以為他是紅軍的領袖哩;他們似乎從來就不懂得共產黨的鬥爭陣勢,
一位最小心謹慎的共產黨歷史學家至今依然承認說:&ldo;我們無法知道長徵是在什麼時候和什麼地方決定開始的。&rdo;
一九三四年夏天開始的若干行動,後來被說成是長徵的準備工作,包括突圍和幾支紅軍部隊的轉移。第一支轉移的部隊是第七軍團。七軍團七月份撤離了瑞金,並編人了方誌敏領導的第十軍團。方誌敏是位很有能力的指揮員,他是毛澤東的一位老同事,一九二八年一月領導戈橫起義。第七軍團是由另一名有經驗的指揮員粟裕領導的,他一直活到一九八三年末。
據有些人估計這支部隊有一萬多人,但實際人數可能要少得多。他們向閩浙皖贛開進。這支部隊被改編命名為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既有戰鬥任務,又有宣傳任務。它的目標是爭取國民黨軍隊聯合抗日,結果沒有成功。國民黨粉碎了這支隊伍,方誌敏被捕後,被關在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