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新居日常。(第1/2 頁)
“裹鹽迎得小狸奴,盡護山房萬卷書啊,小東西你哪裡來的?”
李安一屁股坐在地上揉了揉它毛茸茸的大腦袋,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大貓,長得甚是好看。
全身的毛極長,肚子上的毛是白色的,背上的毛又是土色,尾巴盛開如雞毛撣子,眼睛是靛青色,八字開臉,個頭實在是大,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這個種類的貓。
李安以前也養貓,農村裡老百姓很多都養,因為十分省事,小時候吃的不多,長大了會自己抓老鼠吃。
讀書人也喜歡養貓,因為書房裡經常會有老鼠將書啃壞,養只貓就能夠解決不少麻煩。
當然老百姓們家裡養的就是土貓,短毛瘦長,不像這隻貓一樣圓滾滾的,活像個以前老百姓口中的山門蹲。
讀書人養的貓也是短毛,因為貓太長會掉,弄得整個書房都是會很難打理,但稍微會胖一些,因為不愁吃喝,還時常有魚兒吃,性子也就懶散了很多,喜歡趴在伏案邊上打盹兒,時常有文人墨客興起寫上一兩句關於它們的詩詞。
像是這樣圓圓滾滾貓又長性子溫和還長得極為漂亮的貓,一般都是皇宮裡養的。
以前皇宮裡的嬪妃們很喜歡養貓,因為整日裡無所事事可以養一隻逗悶子,毛長也沒事,有專門的侍女每天精心打理。
皇宮裡的貓性格就十分乖巧,因為那些高管們為了討皇后嬪妃們的關心,所選的貓就一定要性格乖巧,要是一不小心把貴主給抓傷了,輕則被貶重則砍頭。
再有就是模樣要端正,也就是長得好看,貴主們攀比心重,越好看的貓越有面子,如果是稀罕名貴的貓那更好。
例如像藩屬國送過來的異域貓,長得就和本土貓大不同,臉又圓又肥像個包子似的,深受皇宮貴族們的喜愛。
這貓要是放在以前,恐怕沒有一個皇宮裡的嬪妃能夠移開自己的眼睛,要是上貢到武則天手裡去,怕是都能官升一級。
唐女皇武則天酷愛養貓世人皆知,宮裡頭養著上百隻各種各樣的貓,那段時間幾乎所有的文人墨客們都會養貓,基本上家家戶戶一隻,畢竟要迎合當時的權貴,而且這小東西也確實討人喜歡。
從那之後皇宮裡的養貓就變得越來越流行起來,到了明朝的時候貓甚至被皇帝老兒批為吉祥物。
那個時候皇宮裡的貓死了之後,還會讓宮廷作坊鑄一口小小的金棺來下葬,可以說皇宮裡的一隻貓的日子都比老百姓活得好。
清朝入關破了皇城之後,明朝的皇親國戚們被殺的殺流放的流放,宮裡住的人來了個大換血,但貓反而被留了下來。
因為這些貓都沒了以前的主子數量又太多養不過來,以至於宮裡還立了個專門的太監負責養那些無主的貓。
他們負責這些貓的飲食住所,將每隻貓都記錄在冊做成冊子,記錄每隻貓的公母生卒年月,每隻貓還會單獨取一個名字,墨虎芙蓉踏雪尋梅等等。
皇帝為了討自己寵妃們的開心,甚至還會專門給寵妃養的貓授予官職,每個月還會有專門的俸祿拿,比起九品官兒都還要多上一些。
以前皇宮裡有個侍女天生就和貓犯衝,要麼就是不小心踩了御貓一腳,要麼就不小心弄死了幼貓崽子,沒少捱過板子打,最後還被逐出了皇宮,這樣的事情可不是單獨一例。
這貓倒是一點兒也不認生,用頭使勁兒蹭著李安的手掌心,鼻子還發出大聲的呼嚕呼嚕的聲音,接著就順著門縫大搖大擺的走了進去,然後在客廳落地窗前趴下曬著太陽睡覺了。
李安笑了笑也沒有趕它走,關上門進了電梯下樓了。
這周圍和董蓮說的一樣,有兩個大的商場,吃飯的地方倒是很多,不過李安還是打算自己買菜做飯吃,這幾天跟著王皓基本上都吃劇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