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部分(第4/5 頁)
保持鹹平數年時的兢兢業業,小心謹慎。即便是後世子孫,也要以陛下為榜樣……”
“臣伴隨陛下祭鎮,忽然想到了一個人,那就是李斯,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說得多好啊,但是他後來畏於秦始皇威嚴,不敢進言,甚至默視二世非義登基,於是秦國二世而亡。”
“以前臣也重視過寇準,重視他的人很多,趙普相公,大宋第一三司使陳恕,陛下的半個帝師畢士安。實際寇準的唯我獨尊,過份享樂,臣多少看得不習慣。說到寇準,臣又想起兩個故臣,田錫偁,對他們臣也有些不習慣。不過來到望海峰上,眺望東方天際處,臣忽然醒悟。雖然他們有時進奏說得片面,不過正是他們敢於進言,帶著朝堂大臣敢於發表自己的議論。”
“陛下,帝權獨大,同樣需要監督,就象趙普與太祖,趙普生活糜爛奢侈,然而太祖想要一個花藍子卻要不到。為何太祖還不動怒也?因為這是隱形地對帝權掣肘,以免國家出現隋煬帝那樣的昏君。然而掣肘不僅是各種制度,制度是人制訂的。也是人去執行遵從的,關健還是人。因此朝堂必須要有聲音。當然,有一點要注意。那就是不能抱成團,不能結黨,所以朝堂需要寇準。”
趙恆額首:“朕也知道寇準是一個賢臣。”
“不僅是寇準,張齊賢對軍事精通,國家也要倚賴他。不過處理公平,擇人公正,還是東京城留守的王旦。王欽若有才幹,不過其人過於諂媚,重用則能迷惑君上。請陛下切記。”
宋九一口氣說完。心中嘆了一口氣。
這可能是他最後的一道選擇題吧。
原來前來議事時,想趁機將王欽若弄下去,但最後還是高拿輕放,放過了王欽若。
以他現在的地位與威望,足以能讓王欽若十年內不得起用。
不過生氣歸生氣,臨到頭來想一想朝堂,大家還不是一樣,難道寇準做事用人就能稱為公平?
讓他們以後慢慢鬥去吧。
然而宋九卻沒有想到,這不是最後的選擇題。選擇題無處不在。
第二天趙恆起駕回京。
離開京城很久了,幸好王旦做得真不錯,否則趙恆御駕親征這麼長時間,可能後方就會出現許多小麻煩。
宋九則是去了遼東。
儘管朝廷同意了宋九的歸化政策。以及幾個新路的劃分。
然而還有的大臣表示了反對,幽州路面積太大了,它幾乎囊括了遼國原來八成直轄面積。近百萬戶人口。
因此整個幽州實際變成了六大部分,第一便是幽州附近各州縣。北達燕山,東臨大海以及正在建設中的山海關。南到宋九原來建議豎立起來的綠色長城。
那道長城依然保護著,禁止百姓砍伐,不僅是因為可以做為一條緊急防線,中原的最後屏障,對水土保護也很有利,不僅是黃河,如今拒馬河也從太行山帶來滾滾泥沙。
其次便是中平府,遼國的中京地區,南接山海關燕山,管理著原來遼國中京範圍,然後是上陽府,就是遼國上京一帶,不過直接管理的範圍變小了,從西南的大水泊開始,到永安山、兔兒山與饅頭山,東接大興安嶺,就是金山。再次便是長春府,北到鴨子河上游的金山城,突呂不室韋部,鐵驪部,南到重新改成四平的原遼國通州,上面還有,室韋部與室韋王府,然而太遠了,而且人煙稀少,交通不便,宋朝對之只採取了羈縻政策。東部一直到大海,這片廣大的區域便是呂陽府治轄範圍。僅是一個呂陽府管轄的面積就可以相當於宋朝以前最大一路的兩倍面積!餘下的遼南地區便屬於東陽府治下。
六個區域,宋九請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