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藝人成輔端(第3/4 頁)
“東家,這半年來,京兆糧價狂漲。七月,一斗米漲至一千四百錢。十一月,錢幣貶值,物價狂漲,一斗米是三千錢。現在一斗米已經賣到五千錢了!”
“你說什麼?一斗米五千錢?物價怎麼會漲成這樣?”劉綽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愕之色,她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個普通文吏的月俸也不過才兩千多錢。這樣下去,便是當官的也吃不起飯了啊!前幾日不是說,關東各道貢米百萬斛(1斛為10鬥)運抵長安麼?再加上,城中常平倉與正倉裡儲備著的糧食,應該足以緩解目前的糧荒才對啊!為何現在米價還是居高不下?”
正常年景的價格是米一斗150錢、粟一斗80錢。這段時間來,她要忙的事太多了,劉家吃用的又一直是自家地裡產的糧食,才讓她對離譜的物價毫無知覺。
“一百萬斛?東家,京兆府是在東西兩市都開設了粥棚,救濟災民。可您去看看就知道了,熬義倉的糧時,災民們還能吃飽。現在,那粥稀得跟涮鍋水似的,也不頂餓啊!”錢掌櫃道。
義倉,又稱社倉,是中國古代一種以賑災資助為目的的民間儲糧機構。主要功能是在豐年時購買或收集餘糧儲存起來,在遇到災荒時開倉放糧,用以救濟災民,穩定社會秩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因自然災害或戰亂引起的糧食短缺問題,是中國古代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長安城作為大唐都城,必定有著完備的糧食儲備和災害救助體系,以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社會的穩定。
“難道那些貢米都被貪汙或者挪作他用了不成?” 劉綽心中暗自思忖著,眉頭緊緊皺起。“天子腳下,也敢私吞救濟糧,這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
“東家,您是不知道如今城外頭的樣子。路邊不是餓死的,就是凍死的。”錢掌櫃也是一邊說著,一邊連連搖頭嘆息,臉上滿是憂慮和無奈。
劉綽記得,當年紅果就是因為遭了饑荒才被賣掉的。
前世,有那麼幾個月,她也是有錢卻什麼都買不到。
可這次,是她頭一回直面感受饑荒是什麼。
“長安城所有義倉都沒糧了?不過一個春旱而已,一季欠收,按理說,光是常平倉、正倉,再加上各地的社倉,糧食怎麼也該夠了啊!”
“若是有糧,京兆府又何必增稅納捐,搞得民怨沸騰?悲田坊和養病坊裡也全都是病人。這些年連年用兵,想必各地倉裡本就沒存上什麼糧,再加上這天災,百姓這才往長安逃難。若不是東家大方,給的工錢多,我家老婆子又在夏天的時候就提前囤了米,現而今小老兒家裡定然也是無米下鍋了。”
劉綽沉凝道:“若是這筆錢真的能用到饑民身上,別說是半年的利錢,就是整年的利錢我都沒有二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東家仁義!只是這商稅遽然增加五成,咱們酒樓還按原先的定價售賣,怕是要虧本。東市酒肆行都在籌劃著漲價了。不過,咱們饕餮樓是東市最好的酒樓,往來食客非富即貴。便是提價,影響也不大。只是,普通食客怕是會變少。米都買不起了,百姓哪還有餘錢進酒樓吃喝?”
劉綽嘆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我看那些雅間裡的客人每回都剩下不少菜,實在浪費。不如這樣,減少雅間裡每桌的菜量,將擺盤再弄的精緻些,讓食客仍覺得物有所值。至於漲價的事,就按照行會的規矩來。以後每日酒樓裡的剩菜剩飯,都送給災民。”
錢掌櫃笑道:“大東家早就讓小老這麼辦了。咱們一家能供的太少,她還說動了東西兩市不少酒樓一起給災民送吃的呢。”
劉綽心中暖流湧動,對劉蓉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還是大姐姐想得周到。”
錢掌櫃道:“是啊,災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