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讓人感動的訪談——記勇攀高峰者何玉龍(第1/3 頁)
今天下午參加了閱讀會組織的《講述青春故事弘揚中國精神——“青春90後 初心不忘攀登路 生死求援亮人生”》訪談活動,只能用兩個字來概括“感動”。其實老早就從靜心姐姐那裡聽到組織這個活動的事,那次參加慶祝活動時,姐姐還特別提到這件事。但我就是屬於那種無動於衷的人,屬破車子的,不打不轉悠。我就在心裡就想著,反正作為群裡的工作人員,活動該參與的,還是參與,如果想讓我寫點什麼,心裡還真不情願,畢竟我跟這位大龍老師不熟悉。從認識肖老師到現在,他真的算上是嚴師嚴教,用心地指教我,我都沒有給他寫過什麼,如果給一個不相干的人寫,實在從心裡過不去,所以我就總裝著聽不見。
至到群裡的高老師寫了一首讚美大龍老師攀登高峰的詩後,姐姐點名讓我寫,我覺得挺不好意思,畢竟作為工作人員,領導的命令是絕對要服從的,於是就想著寫吧。既然要寫,我肯會用心地寫,即使與大龍老師不相識,但我這個責任心還是有的。於是我就從網上查了查大龍老師攀登珠峰的報道,看了以後真感覺到他挺了不起的。以前我在組稿心理健康教育時,曾經以美國著名探險家約翰·戈達德的故事為例子闡述夢想,那時就覺得他很了不起。真沒想到在自己的現實生活中竟聽到了這樣的人,於是我就有了想法,想參加這次活動。
我把我參加活動的想法告訴了靜心姐姐,她竟讓我讀給大龍老師寫的詩。說實在,我從心裡不想讀,因為我不是那種太追星的人,所以能寫已經是夠服從命令的,但如果再去讀,還是覺得有點不相干。但姐姐既然說了,畢竟還得服從組織的安排,那就讀吧。但如果讀的話,也不能這樣讀得磕嘰喳喳的,就練吧。可是就我這水平,讀起來還真困難,就約翰·戈達德這幾個字,就讓我費勁了,而且也是時間不允許,我有點想放棄,還找到周老師讓她幫忙讀。結果周老師也是覺得讀起來有點困難,而且我給她的太晚了,所以還得我自己練。
既然這樣,就用心練吧,背是背不過的,但怎麼也得讀熟。我把詩放到了手機微信的我的號上,這樣就方便了。我還是很早就到了訪談現場,當時應該知道大龍老師在那裡,也並沒有想著多跟他說一句話,只是坐在那裡只想當個普通的觀眾吧。很快活動就開始了,大龍老師開始講他的一些經歷,講臺上的他應該是一個非常樸實、憨厚的小夥子,而且沉穩、熱忱,就像他說的那樣很man,而且讓人難以相信的是,這樣一位攀登英雄,竟是挺有情懷的人。他對自己的經歷侃侃而談,給人的是一種薰陶式的感染。他先講了自己為攀珠峰做的準備工作,用了5年的時間,在這5年的時間裡一直勤學苦練,首先攀登了海拔8156米的馬納斯魯峰,並在2017的完成了亞馬孫雨林徒步穿行。這讓我聽著有點感覺了,然後就想著,自己畢竟是閱讀會的工作人員,而且大龍老師的事蹟也的確感人,而且我還坐在前面,所以就拍了很多照片,發到群裡。
在介紹完他為夢想做的基礎準備工作後,大龍老師又講到了幫助他完成登山的人——夏爾巴。這些生長在海拔4000米高原上的人,是每個實現登峰夢想的引路人,也是堅實的後盾,因為在登山的過程中,需要揹負很多東西才能到山頂,而這些人是有力的協助者。從這方面看,大龍老師是比較有感恩情懷的人,他把夏爾巴放到這個地方來講述,也的確彰顯了他的這種感恩情懷。他講完這些,我的思想還沒有轉變,剛好手機出了點毛病,我儲存的那首詩竟找不到了。而且應該我是最後的,可有可無的,我可以有理由過後跟靜心姐姐請假了。
但當大龍老師講到他與3名外國隊友一起徒步穿行亞馬孫雨林,他在凱途厄爾瀑布下面張起那面五星紅旗時,我心裡真的有點震撼了。他當時是用口把國旗撐起來的,還贏得了其他來自美國、英國和圭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