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生活小偶拾(第2/4 頁)
後悔,而是一直對他充滿著感激,就像孔慶東老師所說得樣,金大俠所傳授的思想是一種正能量,是給人力量的。我覺得那不僅是一種正能量,而且可以作為人生的一種嚮導,他所說得那種義,那種胸襟磊落,正是人生難得的一種品格,而在逆境中成長何不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金大俠所寫得情又是如此之深、之切、之泛、之艱至至純、至潔、至臻,誰又能及?
秋蟲
是那麼喜歡這個季節的聲音,那就是秋蟲的鳴叫。而且它會如此選擇季節,浮躁的春季它不會作聲;激情的夏季它會躲得遠遠,當然寒冷的冬季它更會銷聲匿跡。而只有在這個清爽而帶有成熟、沉穩的季節,它才會那樣不緊不慢地奏清曲,聽到“蛐蛐”的鳴叫,你就知道了這個季節的到來,似乎它已經成為這個季節的代言。
來北京這些年,居所不定,,不太容易聽到秋蟲的聲音。記憶最深刻是曾經的兒時,就在切地瓜幹回家的傍晚,收完玉米,耕完地與娘或爺爺回家的傍晚……而那些記載著秋蟲鳴叫的往事,已經定格在了記憶裡。可是卻沒想到,就在幾天前,卻無意間聽到了這久違的鳴叫,這是多麼讓人興奮的事啊!當然要認真地聆聽。
物以類聚用在它的身上再貼切不過了,它不會像蟬那樣選擇炎熱的夏季,就像這個躁熱的季節一樣,撕心裂肺地急切喊一季,是那樣惹人反感,讓熱得滿頭大汗的人們,心裡更添煩躁。而蟬就在這樣的季節毫無意義地喊過一季,就在大地的畫卷充滿收穫的季節裡與燥熱一起消亡。
雖然走得那樣不甘心,但也是無奈的。而秋蟲不同,它就只鍾情於這個收穫的季節,那麼小心翼翼地行事,它不會去做讓人心煩意亂的事,當陽光炙熱時,它會躲得遠遠,只在那涼爽的夜裡,時而不時地奏幾首曲,雖然節奏感不是太強,但永遠都是那麼亮穩、清亮,傳到人的耳朵裡,總會讓人油然而生一種優雅、談然,那是一種忘卻世俗糾紛的寧靜,尤其是在那種靜靜的夜裡,平靜會在心裡酣然闊闊,所有的不良情緒都會被趕得遠遠。
如果此時窗外再送來習習涼風,習習涼風中再夾雜著茉莉花的清香,那麼,嗅著茉莉花的清香,聽著秋蟲的鳴叫,在不知不覺中就會讓你進入了夢鄉,而心時也會油然而生一種幸福。那是一個人世界裡的幸福,不需要與別人分享,只是為自己而營造的一種氛圍,每天沉浸在這種氛圍中,怎麼不能說是一種幸福。
骨感
今晚的月色好美,美得讓我不忍心拉下窗簾,就想這樣抱膝坐在床上,呆呆地看著那皎皎的月光柔柔而瀉,安安靜靜地撫摸著我的肌膚。喜歡月亮那應該就是一直的,曾經的神話故事讓幼稚的我,充滿著無限遐想,真想去看看那月宮是如何如何地不勝寒,可是直到後來看了一些科學資料才知道,自己想象的那些所謂的寒宮也只不過是一片片的荒漠,這是多麼讓人心痛的事,所以美好的想象觸控現實的骨感,很多時候還是那樣的慘不忍睹。可是沒辦法啊,誰讓你去想呢?
我不禁在思考一個問題,何必去那樣無奈的質問誰誰逼我回北京,開除我呢?其實難道自己真的沒有錯嗎,或許還有其他的原因。但歸根到底可能還是自己的那份懦弱,還有如驚弓之鳥般的心境吧。我是那樣害怕,害怕如果他對我鬆口怎麼辦,害怕如果他說到做不到怎麼辦?我不知道當時那樣為何不相信他,難道是聽得事太多了?可是他卻是那樣維護我。
但那個驚弓之鳥還是不顧一切地捨棄了孩子,不顧一切地來到了北京。在來北京之前,我何嘗沒有想到90%的分離,可是心是多麼不甘啊,真不希望自己這樣一無是處地被擺佈,可是我就是錯了,錯得那麼可笑,明明已經離開了,還是那樣放不下,我究竟是在做什麼,不知道,可是誰又能在乎什麼,也只能是自己傻呆呆地一廂情願,做人真是太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