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張邈投降劉岱戰(第2/4 頁)
與猜疑,他實在想不出在這落魄之際,究竟是哪位故人會如此神秘地前來。
那人不露面容,只是低沉而沙啞地說道:“還請張大廚屏退閒雜人等,我有要事相商。”
聲音彷彿從幽深的古井中傳來,冰冷且毫無感情。
張邈為清流八廚之一,此人稱呼張邈為張大廚,並沒有問題,反而還勾起他對往昔歲月的回顧。
不過,張邈面露難色,他看了看屋內眾人,猶豫片刻後說道:“在坐的都是客,我怎麼能讓其他人走呢?
你們繼續喝著,超弟你好好地陪著這位故人,我和他走走走,到裡面說。”
說罷,他站起身來,腳步略顯沉重地朝著內室走去。
張超雖不知來者何人,但見兄長如此安排,也只能強顏歡笑,招呼眾人繼續飲酒作樂。
他緩緩起身,拿起一旁的酒爵,高高舉起,對著眾人說道:“諸位,今日雖局勢艱難,但有故人來訪,也是幸事,大家且飲下此爵。”
言罷,他將酒一飲而盡,而後悲慼地唱起歌來。
歌聲沙啞而蒼涼,如泣如訴,每一個音符都飽含著無奈與哀愁,在屋內迴盪,眾人也都默默地陪著喝酒,氣氛凝重而壓抑,彷彿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張邈和那個貴客緩緩進入內室,待門扉緊閉,貴客緩緩掀下頭布。
隨著頭布的滑落,張邈定睛一看,居然是呂布。
只見呂布面容冷峻,猶如刀削斧鑿般的輪廓在燭光下更顯堅毅。
此刻頭髮整齊地束在腦後,幾縷髮絲垂落在臉頰兩側,更增添了幾分英氣。
身上的戰甲雖已有些磨損,但依然無法掩蓋其散發的威嚴氣息。
原來呂布兢兢業業了幾個月之後,天子劉辯見其表現尚佳,也念他武藝高強,在權衡利弊之後,便給了他一個立功的機會。
呂布感激涕零,不然的話,等天下大定,他這個執戟郎,很有可能幹一輩子執戟郎了。
他深知這是自己重回兩千石的關鍵時刻,為了抓住這次機會,重獲榮耀與地位,於是跟著秦誼前去攻打陳留郡的張邈。
為了儘快立功,呂布更是決定親自前來勸降,他覺得憑藉自己與張邈昔日的交情,或許能說動對方。
呂布看著張邈,微微向前一步,抱拳行禮,而後誠懇地說道:“孟卓兄,我今日前來,實是不忍見你陷入如此絕境。
你我曾有過不少交情,我怎能眼睜睜地看著你走向絕路。
我願以自己人頭保證,定會照顧好你和張超的妻子,讓她們免受戰亂之苦。
我會安排一處安全的住所,派人悉心照料,保她們衣食無憂。
但至於能不能保住你們兩人的性命,最終還是要看天子的意思。
我只是一介武將,在這朝堂之上,無法左右天子的決策,我只能盡力而為,在天子面前為你美言幾句,求他網開一面。”
張邈聽著呂布的話,心中五味雜陳。
他細細地打量著呂布,看著他那熟悉又陌生的面容,回想起往昔的種種。
他深知自己如今已走投無路,城外那密密麻麻的敵軍如同餓狼般虎視眈眈,城內的糧草也即將耗盡,士卒們士氣低落。
或許,根本不需要攻城,他麾下的部曲就會砍下他的人頭,獻給天子。
呂布的到來或許是唯一的生機。
他凝視著呂布的眼睛,從那裡面看到了一絲真誠,儘管這真誠背後或許有著諸多無奈與利益考量,但在這生死攸關之際,已足夠打動他。
沉思良久,張邈最終長嘆一聲,緩緩地抬起頭,眼神中透著一絲決然。
呂布從張邈的眼中讀懂了他的意思,於是兩人你抓著我的手,我抓著你的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