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擴大工業的基本盤(第1/2 頁)
徐燁設計軍功授權制度的時候,完全沒有想到還會有這樣的事情,士兵都不想要田地了,軍官也不想要土地。
這時候徐燁忽然有點明白,當年的大秦帝國為什麼要打壓商賈階級了,不能做到利出一孔,很多士兵和將領都會選擇放棄土地,軍功授田制度就很難實行下去。
大秦的制度就是逼著所有人都往軍事上投入,讓全國所有階層都沒有其他選擇。
好在對徐燁來說這算不得什麼,他的敵人不像先秦時期那麼強大,不需要把所有的資源都集中在軍事方面,對徐燁來說他更加重視把資源用在工商業上,他本就是鼓勵工商業發展,想要推動第一次產業革命,當初他就是想要用紡織廠豐厚的利潤誘導鐵小武放棄土地。
現在這種情況對他來說是希望看到的事情,軍官和士兵不要土地,而是把資源都用在工商業上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士兵和軍官就和工商業繫結在一起了,這擴大了工商業的基本盤。
對徐燁來說,這些士兵經過了嚴格的軍事訓練,又跟著他遠征了幾千裡,在紀律上已經超越河西其他百姓,而工業生產最需要強調的就是紀律。
從鋼鐵廠的事件來說,不遵守紀律的工人不但會給鋼鐵廠造成巨大的損失,甚至還有可能危及他們自己的生命。這批能嚴格遵守紀律計程車兵,稍微學習點技術就是整個沙州最好的工人,他們想要留在城市當中,徐燁也熱意看到。
想要紡織廠股份的軍官,徐燁沒有給原本紡織廠的股份,而是乾脆在各州縣新建立紡織廠官營紡織廠,河西鎮提供紡織機和負責培訓女工,佔據紡織廠一半的股份,另一半的份額則由這些軍官和士兵的佔據,軍官成為紡織廠的股東,而士兵和他們的妻子也可以成為紡織廠的工人。
當然光一個紡織業不可能滿足所有的軍官和士兵,於是徐燁又拿出紡織機廠,馬車廠,水泥廠,磚窯廠等河西官營工廠,讓軍官和士兵入股,而這些工廠也因為絲綢之路的繁榮需要擴大產能,既缺少資金,又缺少守紀律的工人。
這3萬多士兵當中,即便加上他們的妻子,真正要轉業成為產業工人的,也不過就三四萬人,在河西鎮快速擴張的手工業規模,可以輕易吸收,而且西慶戰利品也投入到工業生產當中。
徐燁解決方法,得到了這些軍官和士兵的滿意,軍官們滿意自己得到了一個紅火工廠的股份,士兵們也高興他們可以留在城市當中。
沙州,長老會議事廳。
徐燁,陳帆,老吳頭高坐中央。
整個河西沙州800名都頭,營指揮,沙州,瓜州,哈密,高昌等地優秀的長老和村長坐在下方。
徐燁道:“你們是整個河西最優秀的人才,現在河西缺少行政人才,需要你們發揮出一塊磚的精神,哪裡需要往哪裡搬,這段時間你們將會進行為期三個月的觀政,學習河西府的官吏如何處理政務,三個月學會合格之後,你們將會奔赴河西各地成為縣令,鄉長等職務,希望你們不要讓河西的百姓失望。”
不少長老和村長都驚喜無比,在河西這邊地區是沒有縣長的概念的,有一座城池就是一個城主,這在西域就是一方霸主,不要臉的情況下稱國王都可以,這些村長和長老萬萬是沒想到,自己有生之年居然還可以成為城主。
軍官吳松遲疑道:“將軍,我們想留在軍中,不知道可不可以?”
老吳頭馬上罵道:“不知好歹的東西,將軍讓你們成為七品的縣太爺,這在大趙只有進士老爺才有的待遇,現在伱們這些大頭兵可以享受這樣的待遇了,居然還在這裡挑三揀四。反了天了你們!”
這些都頭,營指揮都一臉尷尬,但他們卻是真想留在軍中,因為在河西鎮,軍人的待遇最高,升遷也最快的,甚至繳獲戰利品最多也是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