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謹小慎微的百姓(第1/2 頁)
沙州以北有一條疏勒河,河水在沙州附近形成了一片居延澤,這裡是整個沙州最肥沃的土地,沙州大部分的田地都在這裡,而在沙州的西南方有條黨河,徐燁剛剛來的此地還以為這是疏勒河的上游,但其實這是兩條相連的河道。
這裡本是沙州最重要的產糧地,但自從晚唐以來唐人勢力衰落,歸義軍也難以壓制地方上的胡人勢力,以至於這片產糧地的田地越來越少,牧場越來越多,大唐的河西軍事重鎮,開始不復昔日繁榮昌盛的景象,沙州的人口也由幾十萬,減少到只有十幾萬的程度,而這其中唐人的比例甚至連一半都沒有,沙州已經很難看到農耕文明的景象了。
趙康定二年,沙州出現了一些不同的景象了,
徐燁,陳帆,老吳頭和張家家主張浩幾人來的黨河和疏勒河交接之處。
張浩指著一處破敗的洞穴道:“這是前唐時期修建的坎兒井,這個坎兒井把黨河上游的冰川融水引導道50餘里之外的地方,有十幾條支流,形成了這一片良田,有上百萬畝之數。”
“當年沙州就是靠著這些田地種植小麥,葡萄園,成為了整個河西繁榮之地,只可惜後路這些坎兒井都荒廢了,沒有水源良田也荒廢了,當時我們歸義軍連年征戰,根本沒有財力人力來恢復這些設施,只能看著這些設施日漸衰敗了。
說完之後老人一臉難過,他這幾十年就是看著沙州的良田變成牧場,大唐的秩序被遊牧民族的混亂取代,整個沙州也是日漸破敗。
“百萬畝的良田!”徐燁思考一會說道:“要是把這段坎兒井修復,沙州不但糧食可以自給自足,而且還可以供應其他地方,這筆買賣划算。”
但陳帆卻馬上說道:“這可不是小工程,以我們現在手中的人力物力根本不足修復這些坎兒井設施。”
徐燁道:“先把我們俘虜的西慶人用來修復這些坎兒井,不一定要全部修復,能修復一段算一段。畢竟只要我們在沙州,糧食問題是一定要解決的。”
老吳頭苦笑道:“你前面已經免了整個沙州的農稅,牛馬稅了,現在我們節度府是一點收入都沒有,還要這樣大手大腳的花錢,城主府的那點錢財會很快花完的。”
沙州被攻克之後,老吳頭就帶著歸義軍的家眷來到沙州,徐燁則把整個沙州的錢庫和其他物資交給老吳頭來掌管。
但他剛剛接手錢庫,牛羊等物資,徐燁就開始對自己的部下分田,分牧場,手中的牛羊也紛紛到了歸義軍士兵的手中。
幾萬的牛羊全部被徐燁的部下瓜分了,幾十萬畝的土地和幾百萬的草場也被士兵分光了,他看眼睜睜的看著節度府龐大的財富煙消雲散,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徐燁才是天子第一號敗家子。
陳帆也搖頭道:“西慶人在沙州十年積蓄只怕也扛不住徐燁你一年的花費。”
徐燁灑然笑道:“西慶的平西軍司要不了一年時間就會攻打過來,這錢不花快點,難道等著西慶人來繳獲,我們就是要在西慶人來到沙州之前用這筆財富提升我們歸義軍的實力。”
“這條坎兒井雖然不能提升我們的,但卻能讓沙州的百姓,尤其是農戶知道我們是做實事的,我們統治沙州對他們是有好處的,這樣他們才會在我們的團結一起抵擋西慶人。”
“這事就交給張老先生了,先用西慶人的俘虜恢復坎兒井,等我們有時間了,再加大投入。”
張浩點頭道:“老朽必定不讓節度失望。”
巡視完坎兒井,徐燁和陳帆帶著一隊親衛沿著河道繼續前進,很快就看到了黃金色的麥浪,微風徐徐,麥苗發出沙沙的聲音,而此時麥田當中不少的百姓已經開始全家收割小麥了。
日頭雖然毒,但百姓卻面帶笑容,因為今年的糧食不收稅,收入全部歸他們了,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