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三國漢末霸業 > 第285章 國士

第285章 國士(第2/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行屍走肉:我在末世賣軍火當老六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大夏鎮遠侯我都皇叔了,叫劉備聲大哥怎麼了大秦:我說我不當宰相,扶蘇非要封我為王!當火影與崩鐵碰撞,期待這個故事動盪的大元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三國:開局娶了大喬影視反派:從流金楊柯開始斬神:開局五靈威力變成鐵拳虎精靈:超能覺醒,兩百倍努力成王來自羅馬的異夢超神:穿越者日記,開局打飛劉闖征服者在清朝三國:布衣趙武征途記綜穿之所願皆安改嫁你愛的小將,我退婚你哭什麼裝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

,但亂中有序,強者為尊。若要立足亂世,非但要有勇猛之將,更要有深謀遠慮之士。”

劉星點頭,表示贊同:

“德祖所言極是。希望你能在這方面給予更多的支援和建議。”

但,楊修顯然沒有結束,如此平淡的話,怎能是他楊修呢?他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繼續道:

“大人,修雖不才,但願為大人分憂。但修也有一言相勸,用人之道,不可只看才華,更需看其忠誠。有些人雖有才,卻未必能為大人所用。”

楊修話中有話,就是引誘劉星繼續問下去。

“德祖先生,不知你說的,可是意有所指?如果有人心懷不軌,我定會嚴加查辦。”

楊修卻只是淡淡一笑,道:

“大人,今日宴會人多眼雜,還是待日後,修再單獨說與大人。”

又過了一陣,劉星心中有事兒啊,又來到了楊修的身前,低聲說道:

“德祖,方才之言,你儘管在此說!”

楊修的眼中閃過一絲玩味,環視四周,輕聲回應道:

“劉大人,修所言非虛。在下在華歆大人手下做事,見識了不少人心叵測。在亂世之中,忠誠往往比才能更為重要。”

劉星點了點頭,這種事真的是太正常了,博包括華歆本人,也是一個投機之人,如今雒陽城表面是在全民勞動,但實則豈又不是一番暗流湧動呢?

於是,劉星返回座位,當眾說道:“諸位,剛才德祖先生提到了禰衡,讓我想到,我們該如何辨別一個人的忠誠與能力,諸位可以暢所欲言,大家都說說!”

楊修見劉星沒有將自己賣的太狠,首先說道:

“忠誠,非言語所能證明。觀其行,察其心,久而自明。此外,適當的考驗,也能讓真相浮出水面。”

劉星反問:“考驗,確實是個辦法。但若考驗不當,恐怕會適得其反,引起不必要的猜忌和紛爭。該如何是好呢?”

楊修答道:“大人所慮甚是。考驗之道,需精心設計,既要能辨識人心,又不能過於苛責,以免傷及無辜。”

這時陳群開口了:

\"劉大人,德祖,忠誠與才能,確實是治國的兩大支柱。然而,我以為,治國之道,更在於法度的嚴明與公正。唯有法度明晰,才能使人才各安其位,各展其才,而不致於因私情而亂大謀。”

楊修聽後,隨即略帶挑釁的說道:

“長文先生所言甚是,但法度雖嚴,若無明君賢臣去執行,也不過是一紙空文。”

陳群道:

“德祖先生此言差矣。法度之設,本就是為了規範人的行為,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君子慎獨,即使無人監督,也應自覺遵守法度。而作為領導者,更應以身作則,公正執行,方能服眾。”

劉星見兩位似乎要幹仗,於是和稀泥的說道:

“長文和德祖的觀點各有側重,治國不僅需要法度的約束,也需要人才的發揮。我們應當在嚴明法度的同時,也要善於發現和使用人才,這樣才能使國家更強大。”

但陳群卻沒有聽明白,繼續道:

“禰正平才華橫溢,其文采甚至在我之上,但他的性格……實在是難以駕馭...他此去長安,對雒陽城怕是一種損失啊。”

楊修則冷笑一聲,接過話題:“正平的才華毋庸置疑,但他那張利嘴,卻也不知得罪了多少人。在這個亂世,不懂得適時收斂,只會給自己招來禍端。”

這時,司馬朗也摻和進來了,說道:

“禰衡的才華無可置疑,但他狂放不羈,此去長安,以他的性格,怕是此事難成!”

楊修卻在一旁補刀的說道:

“怕是伯達兄想說他凶多吉少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四合院:開局被餓死,全院去打靶殘明,山海亂並蒂黑蓮花殺瘋甄嬛傳重生火影之日向雛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