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0頁(第1/2 頁)
皇帝做不得快意事,
不,章惇推開門,隆隆的炮聲隱約從天際傳來。
率雄師,覆敵國,兵鋒所指,無不克復。敵國天子,俯首稱臣。
沒有比這更快意的事了。
「相公。」
方才被章惇趕出去的年輕人正侷促不安地看過來。
王寀王道輔。王韶的幼子,王厚的弟弟,韓岡也視其為弟。看在他們三人的面子上,章惇用為掌書記。帶在身邊做些文書工作。
「以後注意點。」章惇輕易地放過了王寀。
不過是一個兩方和睦的象徵,才能和性格本就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他的關注點,早就落在了百里之外。
三日後,宋軍將析津府要塞的外牆納入火炮射程之內。
遼主耶律乙辛並沒有撤離。
第三百一十四章 權相(下)
代表天子的儀仗,緩緩挪上析津府主要塞的城頭。
一頂明黃色的羅傘,特意地被高高豎起。城頭上的守軍的歡呼聲,在城下遠處都能聽得到。
這是一位皇帝最後的尊嚴。
透過俘虜確認了城頭上的擺設,並不是耶律乙辛故作迷陣。章惇不免對他升起幾分敬意。
最為名不正言不順的皇帝,他最後的表現,卻像一位真正的天子。
在確認無法用稱臣來阻止宋軍的侵襲之後,他沒有像狗一樣夾起尾巴逃走——即便他還有退路。如果往北逃竄,還是能夠苟延殘喘好些年——而是選擇了在死地堅守。
「君王死社稷啊。」章惇舉著望遠鏡,在前線的壕溝後,望著要塞城牆上的黃羅傘。
即使鏡片是由國中最好的工匠手製,但遠在五六里開外,章惇也只能勉強分辨出城頭上那一點過於鮮艷的黃色。
如果是高懸在半空中的瞭望哨,恐怕只憑肉眼都能看到這麼多。都是擁有一對能夠在夜裡,從天空中數出一萬顆星星的好眼睛。
最好的望遠鏡給他們使用,指揮下面的火炮發射,才是相得益彰。
「相公,要不要遣使進城勸降?」
「之前已經讓蕭海裡帶話回去,如果耶律乙辛願出降,早就出來了。既然不願意……」章惇回頭,「那就成全他吧。」
工兵們正在飛快地修築陣地,一道由曲折壕溝和矮牆組成的陣地防線迅速成形。
這一隻遇山開路,遇水搭橋的專業性的兵種。擁有自然學會內部頭銜的工程師平均一百名官兵裡面就有三人。
在優秀的工程師和指揮官的領導下,工兵們不僅可以快速的構築陣地,能用最短的時間搭建起橫跨河面的浮橋,同時也是突破各種防禦體系的精銳。
開戰以來,在炮火的掩護下,神機營轄下的六個工兵指揮用爆破等手段,攻下的堅固堡壘已經達到了兩位數。
橘紅色的火焰中,一座座高聳的城牆在半空中分崩離析,化作一地的碎石瓦礫。讓遼國依仗高牆深壘進行國土防禦這一東施效顰的圖謀宣告破產。
「還有多久?」
問話的是章惇前兩天見過的年輕人,這一回又是他帶著手下的重炮群上來。
工兵指揮使灰頭土臉,忙得一頭汗,聽到炮兵又在催,沒好氣甩了一眼,「催你娘奶去!」卻見章惇走在年輕的炮兵軍官身後,忙改口,「三刻鐘後,就可以讓火炮上來了。」
工兵們已經開始將地面夯實碾壓,做了簡單的硬化處理。安放火炮的位置,特意做成了向前下沉的斜坡。這樣一來,開炮之後很容易讓向後移動的火炮重新復位。
這也是安裝在炮車上的火炮才能做到的。大宋的火炮都已經配備了炮車。
輕型的火炮,一匹馬就拉著走,而重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