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一語驚人(第1/2 頁)
左手托腮,右手食指規律的敲擊著桌子,眼神凝固。好像把資訊消化完了一般,司徒曄說道:“最後呢?”
卻沒想到自己的聲音竟是如此沙啞。
“是,”顧飛接著說道。
“當時我快馬趕到邊關,一路通報,見到了邊關總兵吳憂吳大人。”顧飛一臉憤懣,“那老匹夫一直推脫,說什麼‘邊鎮要地,不可輕易啟關,待我派郵驛軍探知敵情,方可出兵。’”
一口氣沒接上來,顧飛咳了兩聲,然後接著說:“萬幸還有小陸監軍,力排眾議,直接要吳老匹夫出兵,不然‘罔顧夜行軍死活,雜家定要參總兵大人一本’,才讓老匹夫答應出兵。”
“但是,等我們趕到時,就只剩下這裡在座的弟兄了。”
“老大人死了。之後聽說,是丹藥藥力太猛,老大人死戰不退,最後五臟六腑承受不住壓力。”
“五小旗大人全部戰死。”
“兩百五十夜行軍,陣亡兩百零七人,餘四十三人。”
“十一位弟兄傷重,可能再也回不來沙場,最後只有我等,三十二人。”
“哈哈哈哈哈哈。”一聲響亮的笑聲一掃沉悶的氣氛,司徒曄大聲說道:“諸位何至於此!都是我父親的好兒郎。王漢!”
“在!”
“可有兄弟臨陣脫逃呼!”
“大人,無一人退縮!”
“馬朝,可以兄弟跪地求饒呼!”
“大人,全軍死戰禦敵!”
“今北蠻擅自擾邊,待朝廷有令,諸位可願隨我北山,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誓死追隨大人!”眾人高呼,好像在司徒曄身上看到了老大人的影子,心潮澎湃。
“小二,酒來!”李偉拍桌高呼,
“敬老大人一杯!”
“好一句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好一群鐵血真漢子!”這時樓上一聲讚歎,只見一書生翻身一躍而下,手中酒杯紋絲不動。
“飲酒真是無趣。不知這杯酒,在下能否同飲?”
“請!”司徒曄大笑舉杯。
“適才聽幾位壯士慷慨激昂,我恨不得也可以化身一員隨司徒老將軍殺敵!”書生感慨,又滿上酒杯,“聽聞老將軍戰士,胸有塊壘,卻如噎在喉,多得司徒公子一句‘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何其壯哉,何其壯哉!以此佐酒,當得一醉!”
==
書生名曰楚秋,字子軒,魯州人士,元亨三十一年即當科魯州鄉試解元,秋闈結束,便告別父老,進京見識天下豪傑,順便準備春闈。秋少有英氣,自幼文武雙全。
“我看子軒兄豪氣萬丈,不知對當今實時有何看法?”酒過半巡,都是年輕人,交談數語,不由相見恨晚。司徒曄見他氣度不凡,不由得談起當今時政。
“司徒兄身在京城,自是歌舞昇平,歲月靜好。然大齊現在,可不是三百年前的大齊了。”王子軒嘆了口氣。
“魯州自古富庶,然出了州郡,雖不至於千里赤地,民不聊生,但是,哎。”苦笑地嘆了口氣。“畢竟我魯州王家也是高門大戶,這百姓困苦,也有我家的一份‘功勞’啊。”
“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誠不欺我,誠不欺我啊。不是這一路進京,倒也是如司徒兄般,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說著說著,王子軒不由得站起,手撫劍柄,“當今聖上不修朝政,不顧萬里山河,身居後宮,國事皆由魏黨操持,如此往復,國將不國啊!”
“哼,無知小兒,豈敢妄談國事,和武夫一席,真是有辱斯文!”司徒曄聽得正在興頭上,忽然樓上一陣尖酸刻薄的聲音傳來。伴著幾人的譏笑,顯得異常刺耳。
“掌櫃的,上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