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5 頁)
第一章
那位少年無數次的告誡過自己,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包括信賴,依存等,這都是建立在極其自我的基礎上,他會說這樣的騙局老衲其實早已看透,一切皆是浮雲,望見別人沉溺其中之時自己就在旁邊笑而不語,有時也會在暗地裡邪惡地畫著圈圈:
同為人類,為什麼人與人的差距就這麼大呢?一種智商上的優越感也就由然而生了。
當然,他曾經也正如同廣大的無知少年那樣,做過許多很傻很天真的事情,熱血少年嘛,不免遇事衝動,欠缺主見,孩子心性本就純潔,又喜模仿,誰小時候又沒讀過幾篇《雷鋒日記》和《水滸傳》呢?
路見不平,拔刀相向,這在如今大人的世界裡幾乎都消亡殆盡了,但這位少年卻心知身為一名俠之大者,理應為窮苦百姓做點什麼:
例如扶下盲人老大爺過過馬路,又如在草地上拾掇拾掇垃圾,或者提醒下二樓的鄰居該去拿信件了,又或者看見小朋友被大哥哥們欺負,上去勸勸架…
總之也就是在少年心性使然下的阿貓阿狗之舉,事情雖小,但作為中華五千年的傳統美德來講理應塑為楷模,廣在人民群眾之間傳為美談,以供隔壁小紅小剛之流參觀膜拜。
有時出發點很好,但事實卻又是另一回事了:
例如老大爺只是覺得太陽大了才戴了副墨鏡,並且在商場外等老伴兒,又如叔叔在草地上休息,卻掉了幾張能夠回事業單位參與報帳的發票,或者二樓的鄰居在做那當子事兒,受到任何驚嚇會迅速疲軟,又或者小朋友實在是太不懂事了,看見幫自己的人被打卻突然輕快地吐出了一口氣,似乎這拳頭終於不用落在自己的身上了…
為此他吃過太多的虧,無數很黃很暴力的訓斥以及不明真相的毆打…
回想起來,他自己也會躲在櫃子裡黯然神殤,卻不知道哪裡做錯了。
孩子終究是孩子啊…
其實這些都已經見怪不怪了,似乎許多單親家庭的孩子就是這樣:
家庭的陰影所導致缺乏父愛的現象,以及長期被人拿來當笑話調侃:
“哎呀哎呀,你是一個沒有父親的孩子喔!嘻嘻,活該!”
這出自一名擔任班主任的幼兒園教師之口,這應該是那位少年第一次見識到了婦人的殘忍、長舌以及對他人幸災樂禍所能給予她自己帶來的種種快慰。
這樣畸形的快慰比起配偶給予的身體接觸是過之而無不及的,以至很多年後,他對女人都保持著禮儀的冷淡和應該保持著的距離。
調侃之所以為調侃,是因種類多變,不拘泥於固定形式,但萬變又不離其“既調戲又亂侃”之本意。
所以調侃可以採用上文的勾勒中心一句式,亦可採用反覆對話娛樂式。
總之,中華文化5000年的傳承,並沒有教會多少人吟詩作詞,反倒把他們對疊詞的運用或者感嘆詞的結構以及說話的方式給昇華了…
比如國外很難找到個能5分鐘罵出不同詞彙的人,但在中國,這樣的人才並不少見,變著方兒的調侃,或者拐著調兒的罵人,這都是國人的專利,又名中國特色。
第二章
關於反覆對話娛樂式,這也是生活文學的真諦,雖然步驟比起勾勒中心一句式要複雜得多,但是所起到的效果也是更為翻天覆地的。
勾勒中心只能雙人互動,並且收效甚微,如果採用反覆對話的方法,那麼就能達到全家娛樂的目的了,這適合於多人對戰,並且其樂無窮。
詳見下例:
婦人甲:“你父親呢?”
路人乙:“是啊是啊,很久都沒有看見你父親的身影了噢。”
少年:“我父親不在這裡工作。”
婦人甲:“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