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第1/2 頁)
「對不起叔叔!給你醬油!」
李邇面無表情地看著門緩緩開啟。門縫裡探出一個小腦袋。一個一米多的小女娃站在門口,扎著可可愛愛羊角辮,頭繩上還有一隻艷麗的蝴蝶結。她把醬油瓶子舉得高高的,臉上滿是讓人久等了的歉意。
李邇皺了皺眉。他點點頭,接過醬油,轉身就走。
沒走兩步,他忽然回頭,冷聲問:「你剛剛喊我什麼?」
江小瑜::「哥哥。」
李邇一聲不吭地回去了。他拉開門,身影消失於門後。木門重重關上。
江小瑜甚至都沒來得及瞟一眼對門的傢俱擺設。一陣風沖她腦門子吹來,她剛梳好的劉海就斜成了中分。
冰冷果斷,有點置氣的意味。
跟個孩子置什麼氣嘛,不就是喊成叔叔了麼?
江小瑜雙手叉腰,氣鼓鼓地吹頭髮瞪眼:低情商的老男人老男人老男人……你借我家醬油咋還這麼橫嘞?!
再回到桌子前吃飯的時候,卡通歌曲已經結束,那個新聞記錄片又回來了。江小瑜拿著遙控器摁啊摁,把音量調得小了些。
之前發生了什麼,全都被她完美錯過。但好在節目還沒有結束,她還能繼續觀摩整個事件經過。
現在記者正在拍攝魏家的房子。年久失修的老宅豎立在白茫茫的雪景下,黑色的雜草在微風中抖動。
正屋裡擺上小方桌和茶水。魏知非的父母正在跟那對老夫妻談判。
老夫婦希望把魏知非帶走繼續撫養,但他的父親和繼母並不願意,並聲稱:這八年來孩子的撫養費用都是二人承擔,辛辛苦苦把人養這麼大,你們說帶走就帶走?這不是搶人嗎?
第10章
老夫婦表示,在錢這一方面好商量。他們願意出錢把孩子買走。並支付一筆不菲的撫卹金。
但魏家依然不同意,堅持稱,兒子跟了他們多年,血濃於水,出多少錢也不賣。
江小瑜:錢沒到位。
果不其然。後來老夫妻持續加價,魏父魏母明顯心動了。
二人中途離席,在外面嘀咕了一陣子。
回來後,魏父表示,兒子之前已經許好了人家了,那人定金都付了。只要老夫婦願意加一點錢,來填補他們違約的損失,就答應把兒子送到城裡去生活。
但是有幾個要求。首先孩子的戶籍不能改,還得姓魏;其次,老夫婦必須每個月打一筆錢,當做精神損失費;魏父魏母隨時有權利去城裡看望孩子,隨時有權把孩子再要回去。
江小瑜驚了。還有這樣賣孩子的?這些霸王條款,不就是變相的讓別人幫自己養孩子嗎?
幸好這是個網路不怎麼發達的年代,要不然得被廣大網友噴死。
老夫婦猶豫了一下,害怕魏父魏母把孩子送給別人,勉強答應了這些過分的條件。
買賣人口是違法的,但在這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小山村,卻是很普遍的現象。村裡貧窮,姑娘都嫁了出去,學生都考去了發達地區,沒有人再願意回來。村裡單身漢越來越多,事情至此皆大歡喜。
自始至終,江小瑜沒有在鏡頭裡看見過魏知非。這個身處爭奪中心的孩子,一直沒有表態,也沒有人問過他的意見。似乎孩子的意見已經無關緊要,他什麼也不用管,聽大人的安排就好了。
老夫婦把孩子帶走的時候,還去尋找了女兒的遺像。可惜的是,那張黑白照片沒有儲存好,僅剩了玉佩憑弔故人。
他們是對可憐人。生意做得亨通順利時,唯一的女兒卻被拐賣至山村,給莊稼漢做了媳婦。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富家小姐在這裡受盡苦頭,到頭來只剩青冢一座,無人問津。
十年光陰,再見面,白髮人送黑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