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明君豪格(第1/2 頁)
\"作為全軍突圍前鋒部隊,賞賜二百枚……\"
朱德現在已經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刻。
因為他這個穿越者本質上是非常謹慎的——誰不會害怕呢,誰不想生存呢?
為了讓士兵們拼死戰鬥,保護他突圍,朱德能開出的所有獎勵都拿了出來。
反正這些花費並不大,幾十萬枚金幣足矣。
幾十萬枚金幣能換取自己的生命,朱德覺得再划算不過了。
……
\"四百多領地起義,十萬鐵騎之敵。這國家危難之際,正值宏安四年夏。無論形勢多麼可怕,有我們鎌倉勇士在此。以正義之名,向全世界宣告……\"
低迴的吟唱聲中,正紅旗的八旗牛錄章京鈕祜祿.巴圖魯,帶著驚異的眼神,凝視著北方疾馳而來的敵軍隊伍。
此刻在他眼前,是一支疾速向南挺進的明軍,他們在淮北的廣袤原野上,擺開戰鬥陣勢,構成二十四座千人方陣。
每個方陣兩側是手持火器的槍炮手,中央則是高舉長矛的矛兵。二十四座方陣,構建起四層縱深,正面寬度足有一里,在兩千騎兵團的簇擁下,他們堅定地保持陣型,穿過田野,一路向南推進。
在這二十四座方陣的最前列,六個千人方陣尤為引人注目。
這六個方陣計程車兵,除少數軍官外,幾乎比後面的三層方陣裡的明軍矮一個頭,顯得極為獨特。此刻,那深沉激昂卻又帶些悲壯的歌聲,正是來自這些前列的矮個明軍。
“這些是什麼異族?他們在唱什麼呢?”
巴圖魯當然無法理解對面的歌聲,因為那是屬於徵夷大將軍麾下的第七鎮,全由倭人組成的部隊。此刻他們唱的曲子,正是將軍的“創作”——實際上是剽竊的歌曲。
名為《元寇》!
這首歌講述的是昔日侵擾日本的蒙古艦隊,徵夷大將軍不僅用金銀收買武士,還進行輿論宣傳——若能得當,輿論的力量勝過金銀!
在他的宣傳下,所有武士都知曉,那些與蒙古賊寇同源,源自韃靼卻勝過韃靼的清國蠻族,其狼子野心比當年的元寇更為兇殘——當然更兇殘,蒙古人並未像滿洲人那樣作惡多端。
況且,蒙古對華夏的侵害,也無法與滿洲人的暴行相提並論。
在徵夷大將軍的煽動下,這些清國侵略者一旦征服了明朝,他們的下一個目標將會是海對岸的日本。
去荼毒日本百姓,去屠戮,去奴役他們!
因此,《元寇》這首在後世略顯政治不正確的歌曲,如今在御前親軍倭兵中廣為傳唱。
而此刻的鈕祜祿,這位大清朝的英勇牛錄章京,他的文化素養並不高,遠不及乾隆時期的同姓者和珅——即使和珅通曉多種語言,他也不會日語...
於是,鈕祜祿.巴圖魯對對面所唱的歌詞感到困惑。然而,儘管缺乏見識,但他看到高歌猛進的明軍即將逼近,便立刻向豪格報告了明軍繞過睢寧,快速南下的情報。
在睢寧西面的魔法田野盡頭,一支英勇的戰隊在黃昏時分穿行,明軍士兵與被守護的崇禎皇帝,以及朱德的兩位義弟,此刻終於得以卸甲休憩。
他們席地而坐,身處於一個被遺忘的魔法小村莊,一面咀嚼著魔法乾糧,一面試圖在冰涼的魔泉中尋找一絲慰藉,同時警惕著周圍不斷嘗試突襲的清軍騎士。在大清國的肅親王豪格身邊,鰲拜面色嚴峻地問道:
“來犯的敵軍規模如何?”
“王爺,目前聚集起來已有兩萬三千之眾,稍遜於明軍……”
鰲拜皺眉報告。豪格手中的清軍勢力並不龐大,僅剩三萬兵力,其中不僅包括八旗天兵,還有一萬綠旗兵,他們是劉澤清與許定國這兩名曾經叛變的漢人將領所率領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