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5 頁)
的歷史繼續上演?這時候,有兩個人聽到鮑叔牙不去接受任命的訊息,跑去揭穿他的伎倆,勸他去做公子小白的老師。
這兩個人是誰呢?
管仲的“完美企劃案”(1)
三足鼎立的夢想
沒有讀過《管子》的人萬萬想不到,後來的那段鮑叔牙舉薦管仲,管仲因此為齊國創下霸業的美談正是出自管仲自己的手筆。《管子》中的記載解答了這段藏在背後的歷史之謎:跑去勸鮑叔牙接受任命的兩個人,其中一個是召忽,另一個正是管仲。
那麼,這兩個人辛苦的動機何在呢?
召忽其實並沒有這個意思——勸鮑叔牙接受任命,只是被管仲拉去,因為這樣的事情,管仲覺得他一個人勸,鮑叔牙未必肯聽,兩個好朋友一起勸,把握就大一些。
那麼,管仲的理由呢?鮑叔牙這次真的不解了:以前管仲分東西比自己分得多,是因為他太窮,打仗逃得最快,是因為家裡只有老母親一人,這些都可以理解,現在我做不做公子小白的老師怎麼會影響他?鮑叔牙雖然不解,但既然好朋友相勸,自然是好意,暫且聽聽。
《管子》中有當時談話的詳細過程,這裡把它剖析一下。
解讀其一:管仲提出自己心裡的一個長遠打算,他覺得齊國目前的形勢,是齊僖公老了,將來即位的是他三個兒子中的一個,一般是長子。如果是長子諸兒,他覺得這個人做不長,性格暴烈,*無度,名聲也不好。諸兒一旦倒臺,那麼有希望繼任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公子糾,另一個就是公子小白。按長幼的順序,當然是公子糾,但是現在的世道如此混亂,有能力者居之,誰都說不準。萬一是公子小白呢,如果到那個時候,鮑叔牙是他的老師,那麼我們就可以明哲保身。如果是公子糾繼任,我們也可以明哲保身,兩全之計。這就是管仲的“成名”策略,一個完美的“企劃案”,“吾與爾各輔一人,若嗣立之日,互相推舉”,一個如意的算盤。
解讀其二:在這裡,還出現了另一個潛藏的歷史預兆,預兆著這三個人的歸宿。
召忽本來是管仲拉來勸人的,聽管仲這麼一說,反過來勸鮑叔牙推辭掉這份工作。他認為齊國最後繼任的只能是公子糾,讓鮑叔牙也去做公子糾的老師,並說:“吾三人者之於齊國也,譬之猶鼎之有足也,去一焉,則必不立矣。”意識是說我們三個人就好像鼎的三隻腳,有我們三隻腳,鼎就可以支起來,暗示得天下。
這跟《三國演義》裡說:“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得天下”的說法類似,可劉備兩個都得到了,卻只得了三分之一的天下。
“不行。”
管仲不贊成三個人同時輔助公子糾,甚至說公子糾即使繼任了,也不會有什麼建樹。此時,管仲和召忽的意見出現了分歧和衝突,話題從三個人是否一起輔佐公子糾變成了公子糾做不做得上國君。
召忽認為如果公子糾做不了國君,“雖得天下吾不生也”,表達他對公子糾的忠心(召忽表明自己的志向)。
管仲則認為“夷吾之為君臣也,將承君命,奉社稷,以持宗廟,豈死一糾哉?夷吾之所死者,社稷破,宗廟滅,祭祀絕,則夷吾死之;非此三者,則夷吾生。夷吾生,則齊國利;夷吾死,則齊國不利。”(見《管子&;#8226;大匡》)管仲認為自己的存在並不是為了公子糾做不做國君,而是為了齊國的社稷,如果對齊國有利就活下去,沒有利就死(管仲表明自己的志向)。
這不僅僅是一場對未來的猜測的爭論,更是兩個人在表達自己對“義”的理解。“義”是什麼?管仲表達了自己的志向,是為“大義”,召忽是為“小義”,兩個人都沒有錯,這就是“義”的兩種表達。
這一番話也成為後來他們各自結局的預兆,一個為齊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