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部分(第1/5 頁)
蘭斯戰役,協約國軍基本消除了德軍在伊爾松 拉昂蘇瓦松的突出部,推進到蘭斯 凡爾登建立了一個弧形的防線,挫敗了德軍攻擊巴黎的戰略。為此,德軍付出了32萬人的傷亡代價。而協約國軍丹付出了37萬5千人的傷亡代價。完美的開局,慘淡的收場。戰略上的勝利、戰役上的失敗,就是協約國軍在這次戰役上的寫照。
不能去責怪協約國軍總司令聶文青上將,他的命令被法軍抗拒了,也正因為這樣,法軍才遭受了如此巨大地損失。當然。這些都是表面的現象,現實是:西線420法軍、90萬英軍、41萬美軍、28萬中國軍(未包括海軍、空軍)現在真正地歸聶文青指揮了。
1917年的頭兩個月,形勢一下就逆轉了。北海海戰消滅了德國公海艦隊。蘭斯戰役粉碎了德國依靠陸軍優勢快速攻佔巴黎結束法國抵抗的計劃。因此,法爾肯海因將軍不可避免地從參謀總長地位置下來,去東線擔任集團軍司令官。而參謀總長的位置,則有老邁的英雄——興登堡元帥擔任,不過。興登堡很快就把魯登道夫提拔上了第一軍需總監的高位,成為他實際上的助手。在德國不是貴族就無法擔任軍種司令、集團軍、軍、師甚至旅主官地慣例被打破。
面對西線的態勢,德軍統帥部要求第五集團軍在十七集團軍(司令官馮·比洛)的配合加緊進攻蘭斯,以圖儘快抹平戰線,利用這個 堡壘地域應對協約國軍可能的新攻擊。同時,戰線的拉平可以節省大量的部隊。用到新地突擊方向上。因為魯登道夫的上任,德軍對蘭斯的攻擊準備變得積極起來。
蘭斯,對協約國軍來說更為重要,且不說要塞裡還有13萬法軍在堅守,就從蘭斯本身的地域位置來說,就值得發動“第二次蘭斯戰役”。去解蘭斯之圍。蘭斯。西面穿越索姆河是亞眠,東面跨過埃納河是凡爾登,北面是阿登省重鎮梅濟埃爾,南邊是法國腹心地區,偏西南就是巴黎。目前,協約國軍也需要蘭斯拉平防線,形成從西北佛蘭德到東南貝爾福的比較平直的防線。
從這些原因來看,1917年地西線戰爭必然圍繞著蘭斯這個要塞城市來展開。
12日,接到北京“非常肯定”的電報後,周昆中將立刻在蘇瓦松召開了集團軍旅以上主官的會議。“……總司令和總參對此次戰役的結果非常滿意。德齡皇妃在結束對波爾多和巴黎的訪問後。就將駕臨蘇瓦松和亞眠。慰問全軍將士。另外,中東戰區。我軍已經成功‘殲滅’土耳其巴格達集團軍。幾天下午,南線集團軍也在西西里島成功登陸。形勢,一片大好。我軍的任務,是休整,是等待。第二次蘭斯戰役預定在4月中句發起。那,我們就一個多月的休整、準備時間。因此我命令,各部耍充分利用這段時間合理安排部隊休假,要加緊物資的補充工作。各位,不是不讓我們集團軍打仗,而是時機還不成熟!到了明年或者今年下半年,估計各位想休息都沒有時間了。帝國花費了這麼錢和人力、物力送我們到歐洲來打仗,不要給洋人做嫁衣裳,而是要拿到屬於大中華帝國的東西。欲速則不達,好好疏解部隊的求戰情緒,保持部隊高昂地鬥志和臨戰狀態,在法國人面前,留下一個大中華帝國國防軍地美好印象,這是總司令特別要求的!”
周昆中將說完,向旁邊地參謀長馮玉祥少將做了個手勢。
參謀長從身邊的軍官手裡拿過一紙檔案,道:“國防軍總司令,總參謀部嘉獎電令。”
將領們刷地從座位上站引起來,立正聆聽。
“茲帝國國防軍西集團軍及海軍、空軍一部,開戰以來戰果斐然,震動世界。國內民眾奔走相告、通宵慶賀,帝國民心大振、國防軍軍威大盛!經聶文青司令官提名,帝國諮議會功勳委員會審議,國防軍總參謀部、軍政部聯席會議審查透過,特簽發此令,嘉獎有功將校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