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趁夜撤離(第1/2 頁)
時間回溯半日。冬季的臨安城裡,寒風凜冽,雪卻早已融化。天色已暗,大街上不見一個百姓,只有那巡城的武衛軍冒著嚴寒在城頭上值守。 元軍天馬浮江,兵強將銳,勢不可擋,在右丞相兼徵宋大元帥伯顏的帶領下,南宋都城臨安已被三面圍困,大軍壓境帶來的壓抑感充斥在城內每個人的心頭。 此刻,德佑二年正月十八日,已是酉時。垂拱殿內,南宋第七位皇帝、五歲的宋恭帝趙顯與太皇太后謝道清正在和大臣們朝議。伯顏派來的使者囊加歹參加了這次朝議,並向謝太后提出,大元右丞相伯顏要求派丞相陳宜中去元軍大營,和伯顏元帥面議投降和交接事宜。 由於元軍只接受投降不接受議和,南宋的降表和傳國玉璽已由監察御史楊應奎獻給伯顏。作為一國之君,垂簾聽政之祖母,不得不奉元為主,向其稱臣,孤兒寡母的甚為可憐。 時有右丞相陳宜中、賈餘慶和左丞相吳堅、監察御史楊應奎、劉岊以及知樞密院事謝堂、籤樞密院事家鉉翁等一眾大臣正在垂拱殿內。當陳宜中聽到伯顏點名要他前往元營時,不禁兩腿發抖。當下出使元營,萬一商談不順,惹惱了伯顏,怕是有去無回了? 元營那是萬萬不可去的,他止住發抖的雙腿,忍不住向左丞相吳堅看了看,卻見那吳堅雙目微閉,一言不發,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 “太皇太后,微臣以為,既然伯顏元帥提出要派丞相去元營,我和吳大人不遑多讓,必不可辭,還請太皇太后定奪。” 吳堅心裡那個氣啊,我都去了兩次了,這次該去的是你丫的,幹嘛拉上我呢? 其實這是陳宜中玩的以退為進,本來伯顏元帥點名他去,卻被他弄成了他和吳堅之間選擇一個人去。 吳堅趨前一步道:“老臣才疏學淺,文不及陳丞相,武比不了張世傑將軍,此前兩次到元營議和,均不能勝任,伯顏對臣頗有微詞,此去唯恐有負聖望,還請太后明鑑”。 “太皇太后,伯顏元帥點名要陳丞相去,至少說明伯顏元帥很看重陳丞相,陳丞相也是當下我朝第一重臣,其他人去,怕是擔不起大任啊。”監察御史楊應奎奏道。 謝太后心裡明鏡似的,但當著使者的面也不便點破,心裡卻一陣悲涼,皇帝幼小,大廈將傾,大臣們不想著如何挽救大宋,節骨眼上還在玩勾心鬥角,真是一群尸位素餐之臣啊! “囊加歹大人,請轉告伯顏元帥,明日巳時,我朝必將派出一名丞相前往貴軍大營,還請以此覆命。至於誰去,容我朝再行商議。”謝太后道。 “那下官就告退了!”囊加歹使命已完成,不便久留,轉身回去元大營覆命了。 謝太后看看眾位大臣,大家都不說話,謝太后無奈道:“眾卿家,你們誰可去元營一走?” 陳宜中直了直身子,道:“太皇太后,臣保薦一人,可堪大任,臨安知府文天祥,此人千里勤王,忠勇可嘉,才氣過人,如出使談判,或可為我朝留下些許方物。” “文卿確實是我大宋少有的忠義之臣,但文卿剛任臨安知府,非丞相之位,況且……文卿剛性有餘,柔韌不足,此去怕是不妥。”謝太后道。 “太皇太后,微臣自拜相以來,忝為高位,戰戰兢兢,夜不能寐,無以為何,深恐有負皇恩,恨不能辭官歸野。現如今朝廷正需要能臣良才,微臣願辭去左丞相之職,賦以當用之人,還請乞準。”吳堅道。 謝太后一陣無語,這個吳堅,算起來還是自己的表妹夫,卻迂腐的很,遇事毫無主見,也難怪伯顏元帥看不起他。唉!前面走了個留夢炎,今次又要辭一個吳堅嗎? 謝太后看了看陳宜中,道:“陳卿家,看來這一趟非你莫屬了,卿家還是要早做準備,替孤赴元營商談。孤所倚的也只有卿家了。” 陳宜中一萬個不情願,但既然謝太后都點名了,只有先應承下來,回去再做打算吧。 此時,謝太后環顧了眾人後,哀嘆道:“我朝三百餘年,待士大夫以禮。吾與嗣君,遭家多難。爾等大小臣工,未嘗有一言以救國者。內而庶僚,畔官離次,外而守令,委印棄城。平時讀聖賢書,自許謂何?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