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報捷臨安(第1/2 頁)
德佑二年正月二十日上午,臨安皇城,慈寧宮內。太皇太后謝道清剛洗漱完畢,內侍宮女朱靜芬和劉紫茵正在服侍老太太用早膳。她已經六十六歲高齡了,滿頭銀髮,高貴端莊,卻掩飾不住面容憔悴。 元軍大軍壓境,大臣逃的逃,降的降,她不得不出來垂簾聽政,然而,朝堂的大臣整天吵來吵去,也沒有吵出個結果。從一開始的稱臣,到現在的乞降,已經被逼無路了。難道大宋真的要葬送在孤之手嗎?蒼天啊,你能否發發慈悲,降天神於我大宋,挽救黎民於水火?孤定當每日焚香敬供。 前日晚上,右丞相陳宜中遁走,大將張世傑帶兵浮於海上,而伯顏一再要求能夠主事的大臣前往元營。思來想去,還是讓文天祥去吧,也只有此人聽從勤王之詔,算得上忠心耿耿了。但文相要在宣麻後才能去,昨日不得不派使者請求伯顏寬限了幾日。 “稟太皇太后,全太后、陳夫人和朱夫人拜見!”內侍宮女報稱。 “宣進來吧。”謝太后無力的道。 不一會兒,全太后、陳夫人、朱夫人在宮女的陪同下來到寢宮,三人彎腰下拜,“恭請太皇太后萬福”。 “免禮吧,今後不要再來問安了,”謝太皇太后道,“後宮的事,你要多操心,該準備的要準備了。” “臣妾遵命。”全太后答應道,她知道謝太后還要處理朝政,事務繁忙,而近日大批內侍、宮女跟著兩位皇子已離開臨安,出缺了很多,事情卻沒有少多少。 “王昭儀,宣汪元量過來吧。”昭儀王清惠忙應諾一聲。時琴師汪元量正在宮外候著,聽見太后宣其進宮,趕緊奉琴入內,拜見眾人後支好琴臺。 “太皇太后,微臣新作一詞曲,欲唱與太后聽,只是有點感懷,還望恕罪。”汪元量開始撫琴,邊撫邊唱: 一片風流,今夕與誰同樂?月臺花館,慨塵埃漠漠。豪華蕩盡,只有青山如洛。錢塘依舊,潮生潮落。 萬點燈光,羞照舞鈿歌箔。玉梅消瘦,恨東皇命薄。昭君淚流,手捻琵琶絃索。離愁聊寄,畫樓哀角。 一曲撫罷,謝太后、全太后皆顯淒涼落寞神色,汪元量也是暗自垂淚。大廈將傾,無可奈何花落去啊。 王昭儀趕緊上前,“汪琴師,讓你彈一些愉悅的,你竟敢彈奏如此哀傷之樂,該當何罪?” “昭儀,不可怪罪汪琴師,孤——喜歡聽!”謝太皇太后道,“只怕今日是孤最後聽汪琴師撫琴了,你且下去吧。” 王清惠趕緊將汪元量帶出慈寧宮。作為昭儀,王清惠侍奉在謝太后身邊打理文書奏章,汪元量時常為謝太后彈唱,一來二去,王清惠被汪元量的才華折服,經常向汪元量討教詩詞歌賦,兩人關係曖昧,但誰都沒敢逾越規制。 正在這時,一名內侍匆匆走進慈寧宮奏道:“啟稟太后,左丞相吳堅、右丞相文天祥現在垂拱殿,稱有急事奏報。” 斯時,文天祥已於昨日也就是正月十九日“早除樞密使,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 全太后及陳、朱二夫人趕緊告退,謝太后在王昭儀和兩個宮女的陪同下,帶上五歲的小皇帝,很快來到垂拱殿,見到二人竟面帶喜色,謝太后不知二人喜從何來。 吳堅、文天祥二人拜見後,吳堅掏出一本奏摺,交由王昭儀遞交,奏道:“太皇太后,這是陳宜中丞相的奏摺。” 謝太后開啟,不看則已,一看竟從頭至尾看了幾遍。什麼?竟然出現一個祖王爺?消滅元軍萬餘人? 謝太后轉而一想,慍怒道:“二位大人,此緊要時刻,陳宜中還敢拿這些糊弄取悅孤,居心何在?良心可安?” “微臣和吳丞相本也不信,奈何駐守城外江岸計程車卒發現了很多元軍屍體,還有無數隨船它物從海上漂至近岸,故與吳相反覆實地檢視,適逢張世傑將軍家將張霸連夜趕來親口告知,方才相信,故特來奏報。” “真的是元軍屍體?”謝太后再問。 “千真萬確,張世傑家將張霸,微臣見過。” “這麼大的事,如果是真,為何陳宜中或者張世傑不親自前來,親口告孤?”謝太后道。 “這個……這個,微臣確實不知。”吳堅道。 “微臣覺得,此役我軍大勝,皆賴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