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孬藤結好瓜(第2/2 頁)
了一眼柳昭昭,若不是為了小妹,他是不會選擇在今日發作的。
柳昭昭被他這含怨的一眼瞪的有些懵,可當務之急還是先讓身邊的皇帝趕緊熄火才是。
一頓家宴吃成這樣,柳昭昭也是有些無奈。
憋了半天的柳昭昭,最後卻只憋出了這麼一句,“陛下莫上火,還是龍體要緊。”
因為這李家乾的,確實不是人事啊!
替他們開脫,她腦子又沒病。
昭德帝默默許久,才開口問柳昭煦道,“柳卿既然早知此事,為何不上書直言?”
柳昭煦兩手一攤,“因為微臣,現下身上並無實職。”
要不是昭德帝就在自己身邊,柳昭昭差點就沒繃住表情笑了出聲。
他可真是推了一手好鍋啊!
聽說,柳昭煦當初在滄臨早有神童之名,三歲能背詩,五歲便能作賦,父親也是喜出望外,覺得是文曲星下凡,自家終於出了個文臣根苗。
雖說柳家以武發家,可眼見著朝廷一日日穩當下來,他們這群武將即將再無用武之地。
為長遠計,還是提前進行佈局為妙。
所以,柳父對此甚是欣慰,覺得他們這孬藤終於結出了好瓜來。
因著這個,柳府一改往日風氣,不僅花重金延請名師替柳昭煦授業,更是將家中也收拾的文雅起來。
柳昭昭也能跟著自家兄長沾光,耳濡目染之下,也有了那麼幾分世家貴女的模樣來。
就在一家人等著柳昭煦參加春闈一舉成名時,京都卻傳出訊息,要暫停幾屆春闈。
耽擱著耽擱著柳昭煦的年歲漸長,身上卻並無一官半職,便只能靠著家中蔭封討了個長史噹噹,統管滄臨一城的防衛一事。
柳父為此沒少在家中抱怨,明明是文臣根苗,現在卻只能走家裡的老路。
但柳昭煦本人對這件事彷彿並不在意,仍是一副樂呵呵的樣子每日去府衙。
若不是昭德帝突如其來的一紙詔令,柳昭煦應當還在滄臨城中對著邊關防衛圖吃灰呢。
不過,京都職位緊張,近日致仕的只有禮部的一位員外郎。
所以,柳昭煦補的便是這員外郎的差事。
歪打正著之下,倒真讓柳昭煦混進了文官的隊伍裡去。
可這位就要退休的員外郎卻一直拖著不肯辦交接手續,那他這個補差的,自然也就無處可去,沒能在吏部掛上職,每日還得去禮部點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