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第1/3 頁)
她說著,理了理雲睿的衣襟,看著那張白淨小臉,還有那雙盯著自己的晶亮眸子,緩言道:&ldo;雖說如此,可這大周的江山,畢竟是太|祖、高祖皇帝打下的,自然要太|祖的子孫來坐。那宇文廣是什麼人?吳成烈王的後人。若非那宇文儀當年識時務,助高祖平了宇文信之亂,如今相王小子還不知道在何處呢!&rdo;
景硯微凜。她自然知曉本朝初年的諸般往事‐‐
吳成烈王宇文嶽乃太|祖宇文泰胞弟,當年隨太|祖起事,推翻前朝楊氏暴|政,又征伐有功,被太|祖封為吳王。不料,英年早逝。太|祖痛惜,賜諡號&ldo;成烈&rdo;,是為&ldo;吳成烈王&rdo;。又念其大功,除嫡長子宇文信承襲吳王封號之外,又賜其庶子宇文儀襄國公封號。
不想高祖持國年間,宇文信自恃功高,竟是質疑起高祖以女子之身執掌天下的資格來,遂圖謀取而代之。幸而高祖英明,早發現其有不臣之心,遂先發制人,與其庶弟宇文儀裡應外合,一舉剿滅宇文信及其同黨。宇文儀經此一役,建立大功一件,被高祖授以&ldo;相王&rdo;封號,子孫沿襲至今。
因著此事,宇文儀的名聲毀譽參半,褒者贊其&ldo;大義滅親,助高祖皇帝一臂之力&rdo;,貶者多是私下言論,說其&ldo;早就覬覦嫡兄權勢,不甘其下,索性來個賣兄求榮&rdo;。
無論評價如何,&ldo;兄弟相殘&rdo;四個字終究是逃不掉的。而大周朝建立百年間,皇家、宗族&ldo;兄弟相殘&rdo;似乎是一個跳不出的魔咒,隔若干年便要發生一次,至遠可溯及到民間傳言的高祖逼迫太|祖讓位與己的泰和宮之變。此是大周皇家第一隱事,無人說得清楚。加之高祖少年時以女子之身征伐天下戰功赫赫,為萬民所敬仰;即位後勵精圖治,挽國家於危瀾之際,&ldo;景祐盛世&rdo;讓百姓日子過得富足起來,於是這段隱事也漸漸被歷史淹沒,鮮有人提及了。
不過,大周朝皇族百年來的血腥相殘、諸多事變使得宗室子孫稀落也是個不爭的事實。
想到這些往事,景硯的心思一沉,她不由得憐惜地看著雲睿:這小小孩童,便要捲入這波譎雲詭的朝堂之中,不知等待她的是什麼。
雲睿猶自懵懂無知。她聽著段太后與景硯的對話,似懂非懂,小腦袋瓜已然不夠用了。
&ldo;咕嚕‐‐&rdo;
雲睿大窘,下意識地去撫自己的肚皮。
段太后輕笑:&ldo;阿睿餓了?&rdo;
雲睿大羞,臉頰發燙。
段太后倒是不以為意,&ldo;小孩子家,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自然是容易餓的。&rdo;
她說罷,側頭對身旁的侍女道:&ldo;玉玦,讓小廚房快些準備些吃食來……嗯,水晶糕要做得精緻些,小孩子最愛吃甜食;紫薯羹多放些牛乳;魚羹不要做得很軟爛,小孩子家不喜歡的……&rdo;
她一口氣說出七八樣吃食,連具體烹製手法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景硯聽得暗暗心驚:這種種吃食,不都是哲愛吃的嗎?
如此……也好。
該當說,如此是最好不過的了。
若能得母后全心疼愛,阿睿將來的路會走得更順遂一些。
玉玦點頭應&ldo;是&rdo;,一一記在心裡。她心思一轉,道:&ldo;主子何不也進些朝食?&rdo;
段太后絮叨著哲兒愛的吃食,又看到雲睿那張素淨小臉,心內略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