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追光者電視劇歷史背景是什麼 > 第217章 兩宮太后慈禧與慈安

第217章 兩宮太后慈禧與慈安(第2/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現代魂耀古:宇軒傳奇錄水滸之書生王天下四合院:重生54,開局成為戰神重生辭官:祝她和白月光鎖死趙匡胤演義從質子到千古一帝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苟到最後,我成了一方雄主斬神:開局復活術,我要你站起來四合院:開局請何大清迴歸哎呦,誰家權臣抱著昏君親呀大明抄家王穿到古代後我成了小哥兒不是死遁,我只是衝業績!重生清末之傲視列強!重生大明1635這個流氓太正經,女帝怒罵大奸臣帶著遊戲角色來凹凸世界曹賊:家父曹操,請陛下稱太子顯微鏡下的太平鎮

布詔書,公然否認咸豐帝的遺詔,數落八大臣的種種罪狀,最終將肅順斬首,讓載垣、端華自盡,其他五大臣則被革職或充軍。

12月2日,載淳正式登基,兩宮太后開始垂簾聽政,慈禧太后還宣佈廢除八大臣原擬的祺祥年號,改為同治元年,並讓恭親王奕欣輔政,形成了“太后垂簾,親王輔政”的統治局面。

在這場政變中,慈安太后選擇支援慈禧太后,一方面是因為八大臣的囂張跋扈讓她感到氣憤,他們不把孤兒寡母放在眼裡,甚至“擅坐御位”,這種行為嚴重挑戰了皇室的權威;

另一方面,慈安太后也希望透過與慈禧太后合作,為同治帝親政提前清除障礙,確保同治帝能夠順利掌握政權。辛酉政變的成功,標誌著慈禧太后邁出了掌握權力的關鍵一步,也為她日後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垂簾聽政初期,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合作,共同治理國家。她們整頓吏治,破格重用以曾國藩為首的湘軍集團和其他地方的漢人軍事集團。

當時,太平天國運動席捲大半個中國,清朝的統治岌岌可危。慈禧太后力排眾議,授權曾國藩督辦四省軍務,其巡撫、提鎮以下悉歸節制。

曾國藩又推薦了左宗棠和李鴻章,這些漢人將領成為抵抗太平軍的重要力量。在他們的努力下,太平天國運動逐漸被鎮壓,清朝的統治得以暫時穩定下來。

同時,慈禧太后還支援洋務運動,以同治皇帝的名義頒發上諭,正式宣佈“借師助剿”的政策方針。為了引進西方近代技術裝置。

清政府於1862年在北京設立同文館,又在上海、廣州設立方言館。

1866年,恭親王奕欣上折請在同文館內添設一館學習天文、算學知識,慈禧太后批示同意。此後,奕欣再上折明確提出“學西學,制洋器為自強之道”,也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批准。

在這一時期,慈安太后在一些重大決策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在誅殺陷城失地、臨陣逃脫的兩江總督何桂清,賜死驕蹇貪淫的勝保等事件中,都是慈安太后的意思。在兩宮太后的合作下,清朝出現了一段相對穩定的時期,史稱“同治中興”。

隨著時間的推移,慈禧太后的政治野心逐漸膨脹,她不再滿足於與慈安太后共同掌權的局面,開始不斷試圖擴大自己的權力,這與慈安太后產生了矛盾。儘管慈安太后對權力不像慈禧太后那麼熱衷,但她畢竟是正宮太后,在一些重大事務上仍具有決策權。因此,兩人在權力的分配和爭奪上存在著潛在的衝突。

安德海事件成為了兩人矛盾激化的導火索。安德海是慈禧太后身邊的大太監,他倚仗慈禧太后的寵信,胡作非為,不僅在宮中囂張跋扈,還干涉朝政,引起了眾多官員的不滿。

1869年,安德海違反祖制,私自出宮,一路招搖過市,斂財受賄。山東巡撫丁寶楨得知後,將此事上奏朝廷。慈安太后得知後,不顧慈禧太后的面子,下旨處死了安德海。這一事件讓慈禧太后感到顏面盡失,兩人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深。此後,慈禧太后雖然表面上對慈安太后依然恭敬,但內心對她的不滿和怨恨卻與日俱增。

1881年,慈安太后突然病逝,這使得慈禧太后在權力爭奪中少了一個重要的對手。此後,慈禧太后開始獨攬大權,逐漸排擠其他政治勢力,不斷鞏固和擴大自己的權力範圍。

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慈禧太后認為應“乘勝即收”,最終清朝和法國簽訂了《中法新約》,中國在“不敗而敗”的情況下失去了對越南的宗主權,國際地位進一步下降。

1884年,以奕欣為首的軍機處因不願輕易開戰引起其他大臣彈劾,慈禧太后和醇親王奕譞合作,以“委靡因循”的罪名將以奕欣為首的軍機大臣全部罷黜,從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冰河末世:越折騰活的越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