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晚清商業雙雄:胡雪巖與盛宣懷(第3/3 頁)
盛宣懷為了打擊胡雪巖,採取了一系列手段。他聯合商人和洋行買辦,抵制胡雪巖的生絲生意,導致胡雪巖的生絲積壓,資金週轉困難。同時,盛宣懷還利用自己在金融領域的影響力,對胡雪巖的錢莊進行擠兌,使胡雪巖的資金鍊面臨斷裂的危險。
在與胡雪巖的商業競爭中,盛宣懷逐漸佔據了上風。他透過一系列精心策劃的手段,對胡雪巖發起了致命一擊。首先,他在生絲市場上繼續打壓胡雪巖,聯合洋商抵制胡雪巖的生絲,使胡雪巖的生絲無法出售,資金被大量積壓。
其次,他利用自己的關係網,干擾清政府對胡雪巖的協餉發放,導致胡雪巖的資金鍊進一步緊張。最後,他製造輿論,引發了儲戶對胡雪巖錢莊的擠兌風潮。在多重打擊下,胡雪巖的商業帝國轟然崩塌,阜康錢莊倒閉,他的資產也被清算殆盡。
1885年,胡雪巖在貧恨交加中黯然離世。他的一生,從一個貧寒的少年成長為富可敵國的紅頂商人,最終卻又在商業競爭和政治鬥爭中一敗塗地。他的故事,成為了晚清時期商業界的一段傳奇,也讓人們深刻地認識到了那個時代商業環境的殘酷和複雜。
扳倒胡雪巖後,盛宣懷在事業上繼續高歌猛進。他在洋務運動中發揮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不斷擴大自己的商業版圖。他主持或參與創辦的眾多企業,如輪船招商局、中國電報總局、北洋大學堂、中國通商銀行、漢冶萍煤鐵廠礦公司等,在當時的中國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為他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和聲譽。
在商業領域,輪船招商局在他的經營下,逐漸成為中國近代航運業的重要力量。它不僅打破了外國輪船公司對中國航運業的壟斷,還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電報總局的發展,使中國的通訊事業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加強了各地之間的聯絡和交流。
北洋大學堂和南洋公學的創辦,為中國培養了大量的近代化人才,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奠定了基礎。中國通商銀行的成立,標誌著中國近代金融業的開端,為中國的金融體系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漢冶萍煤鐵廠礦公司則是中國近代鋼鐵工業的重要基礎,為中國的工業化程序提供了重要的支援。
在政治領域,盛宣懷的地位也不斷提升。他官至郵傳部尚書(從一品),成為清政府的重要官員,參與了許多重要的政治決策和改革。他利用自己的政治影響力,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程序,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盛宣懷的晚年並不順利。1911年,他提出了收路政策,將原本由民間集資修建的鐵路收歸國有。這一政策引發了保路運動,各地民眾紛紛起來反對。保路運動的爆發,成為了武昌起義的導火索,最終導致了清朝的滅亡。清政府為了平息眾怒,將盛宣懷革職,永不敘用。這一事件對盛宣懷的政治生涯造成了重大打擊,他的聲譽也受到了嚴重的損害。
1912年,中華民國政府成立後,盛宣懷受孫中山邀請,繼續主持輪船招商局和漢冶萍煤鐵廠礦公司。雖然他在商業領域的地位仍然受到認可,但他的政治生涯已經徹底結束。
1916年4月27日,盛宣懷在上海病逝,享年73歲。他的葬禮極其盛大,耗資30萬兩白銀,送葬隊伍從斜橋弄(今上海市吳江路)排到外灘(今上海市外黃埔灘),上海租界當局還專門安排了交通管制。他的離世,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胡雪巖和盛宣懷的一生,是中國近代商業史上的傳奇篇章。他們在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在商業和政治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們的故事,不僅展現了個人的奮鬥和拼搏,也反映了晚清時期社會經濟和政治的發展變化。他們的成功與失敗,都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成為了中國近代化程序中的重要歷史遺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