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陛下的心思(第1/2 頁)
金殿之上,渤陽王劉豐聲淚俱下的勸說陛下收回封地,削掉王爵。
劉豐此言一出,滿朝文武都被嚇了一跳。
大趙王朝六十九位王爺,封地有大有小,加起來也佔了大趙王朝半壁江山,若是把他們逼急了,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當劉豐提出廢除王爵後,立即就有人站出來反對,最先站出來的是禮部尚書羅謹。
“臣反對!”羅謹站了出來,行禮後說道:“陛下,多數王爺並未參與到此次叛亂,貿然廢爵,恐不合禮制。”
“未參與叛亂?”劉豐扭頭瞪著羅謹:“京都被圍,他們按兵不動,就已經是犯了死罪!”
羅謹毫不退讓:“太祖皇帝留有遺訓,這王爵,不能削啊!否則,豈不是寒了開國功勳世家的心?”
劉豐冷笑道:“若是那些開國功勳泉下有知,知道後世子孫做出這等以下犯上之事,怕是也會主動請求陛下削爵!”
劉豐與羅謹爭論不休,劉永昌坐在龍椅上安靜的看著,一言不發。
文武百官個個低著頭,不少人偷偷看著站在最前面的白髮老人,等著他表態。
那個老人名叫萬藏冬,是當朝宰輔,百官之首,若說朝堂之上誰最會揣摩陛下心思,那一定是萬藏冬。
萬藏冬已經成了朝堂上的風向標,若一件事出現分歧,跟著萬藏冬表態一定錯不了。
所以百官中不少人都在等著萬藏冬表態。
萬藏冬此刻也有些摸不清陛下的心思,他當然也知道削除王爵的好處,但若是把那些王爺們逼急了,搞不好就是魚死網破的局面。
等等!
猛然間,萬藏冬意識到了什麼,魚會死,但網不會破!
這次七王之亂看似聲勢浩大,實則一切都在陛下掌控中,陛下只是動用了一個百里東嶽,就輕鬆平定了叛亂。
因為大趙國最精銳,最能打的兵都在陛下手裡。
王爺有封地,但沒有兵權,他們能調動的只有守備軍,大趙國最精銳的邊軍和戰兵營,只有陛下能調動。
這一次叛軍來勢洶洶,動輒幾十萬人,看著挺嚇人,實際上不過一些烏合之眾,根本不足為慮。
沒有兵,那些王爺再能鬧騰,也不足為慮。
萬藏冬悄悄看了眼劉豐,又看了眼大殿之上的劉永昌,心裡已經把陛下的心思猜了個七七八八,於是索性閉上了眼睛。
萬藏冬不開口,朝堂上其他人也都閉口不言,反正廢不廢王爵跟他們有什麼關係?
劉豐和羅謹爭的面紅耳赤,誰也不肯讓步。
“渤陽王!”羅謹指著劉豐,大聲斥責:“你蠱惑陛下廢除王爵,就不怕天下大亂嗎?你到底是何居心?”
“老匹夫!”劉豐指著羅謹,大聲呵斥:“你極力反對陛下廢除王爵,莫非是暗中和哪位王爺有所勾結?”
“一派胡言!”羅謹大聲說道:“老夫這是為了大趙江山永固!”
金殿之上,劉永昌終於開口了:“夠了。”
劉永昌一開口,劉豐和羅謹全都跪倒在地上,頭都不敢抬。
“渤陽王的話,有幾分道理。”劉永昌緩緩說道:“此次七王之亂,那麼多王爺,竟然沒有一人領兵救駕,著實讓朕心寒。”
“不過羅尚書所言,也不無道理。”劉永昌接著說道:“就這麼削了所有人的王爵,的確有些欠妥。”
頓了頓,劉永昌說道:“那就折中吧,封地收回,王爵保留,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萬藏冬立即說道:“陛下聖明。”
萬藏冬一開口,文武百官紛紛直呼“陛下聖明”。
“那就擬旨吧。”劉永昌緩緩說道:“凡是參與此次叛亂的王爺,一律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