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常千里的崛起(第2/2 頁)
這些年山西的皮貨買賣很是萎靡,說到底就一個原因:
沒上好的皮子。
可突然之間,常家帶來了大量皮貨,怎麼來的,想一想就知道。
聰明的商人不在少數,只不過莊殷是第一個設宴邀請常千里的人罷了。
莊殷眯著眼:“你上面是誰?”
常千里呵呵一笑,起身道:“這種事誰敢說。另外莊東家,你可不要有檢舉告官的心思,我敢出關做這種掉腦袋的事,自然是走通了其中關節。這裡面的過節有多深,牽連有多廣,你應該很清楚。”
“一旦有人知道是你告知了官府,將事捅了出去,鬧大了,那些人臨死之前的反撲,你能不能承受得起,還需要好好掂量。這頓酒菜算在我賬上,告辭了。”
莊殷自然不敢告官。
想出關走私的商人很多,畢竟這是海利。
可問題是邊關重鎮在將官的把控之下,想走通那些人的關係可不容易,尤其是徐達坐鎮大同,巡視頗頻,治軍又嚴,那些人也不敢胡來。不管那些人能不能打胡虜,他們要收拾幾個商人那還是有法子的。
逼急了,人家用勾籍的方式,都能將自己拉到軍隊裡充軍去。或者派幾個粗漢埋伏在路上,等自己做買賣的時候,敲幾棍子……
這事還不能撕破臉,可看他丫的賺錢發大財,心裡實在不平衡。
時間過了幾日,知道這事的商人不少,即便是府衙、三司,也應該聽到了一點訊息,可令所有商人鬱悶的是,別說太原知府,就是布政使也沒過問一句。
有人傳聞,夜間常千里曾去過一趟布政使司,出門的時候,布政使的師爺送出了兩條街。
不管這事是不是真,常家關係夠硬是所有商人有目共睹的。
常千里站穩了腳跟,雖說賺到的錢大部都進了布政使司的倉庫,可常家的名聲、影響力,已非往日可比,這些無形的東西,所帶來的好處難以估量。
平陽府,洪洞。
西風吹冷,已是光禿禿的老槐樹只剩下枝條在動,如同瑟瑟發抖,又如同悲傷的人在抽泣。
老槐樹看了一眼祠堂。
一個年過花甲的老嫗,拄著柺杖的手已是青筋老皮,面容憔悴,對身後四十七八,快邁入老人行列的兒子顧安問:“三孫兒被朝廷移民到哪裡去了,可有音訊了?”
顧安的鬢角已有些發白,聽聞老母親的話,皺了皺眉頭,糾正道:“母親,不寒是老四,不是老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