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傅蘭石知我也(第2/3 頁)
順水路快速支援,故而需要三路、甚至四路大軍同時進攻,以牽制武昌、西陵或是柴桑等地的吳國援軍。”
夏侯獻深以為意地點點頭,他認為杜預的全域性觀念挺不錯的,他提出的這些這是自己之前沒有考慮到的。
但若是真採納了這種進攻方略,那至少得出十幾二十萬的兵力,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夏侯獻忽然想到,歷史上的諸葛恪在東興大敗魏軍後,在吳國的威望達到頂點。
隨後便率領二十萬大軍北伐,最終被一座小小合肥新城擋下,回國後威望便一落千丈,最終被殺。
所以在聽著杜預的謀劃時,他想到的不是如何如何大勝,而是萬一大敗而歸所帶來的後果。
縱使他有進取之心,但政敵們卻會極力阻止,又或是等著看他笑話。
何況他與曹爽的情況還不同,他真沒那麼迫切地需要軍功傍身,相反,此時的他更需要廟堂的盟友。
“明公,恕在下直言,如今絕非是主動進攻的時機。”
就在這時,尚書郎傅嘏忽然開口。
“試想以前我大魏哪次伐吳不是因為吳國內部出了問題,但吳人們總能上下憂危,他們會把戰船排列在重要的渡口,憑藉險要堅守城池,即便是被圍困城池之下,亦是誓死不降,拖垮我軍。”
“孫氏在江東經營數十載,想要奪人基業絕非易事,斷不會因為死了一個朱然而元氣大傷。”
傅嘏停頓了一下,還沒等夏侯獻開口,他便又接著說:
“但論國力,魏強吳弱,在下認為,想要一戰而定是不可能的,而長期對峙、消耗卻可使我軍立於不敗之地。”
夏侯獻挺喜歡傅嘏這樣的人,他不像有的謀士,只一股腦地提反對意見,也不給個建議,反正就是不行。
但傅嘏卻在反駁的同時給予新的見解。
夏侯獻很快開口問道:“此話怎講?”
傅嘏道:“首先,我荊州的形勢並不穩固。我在尚書檯看過此役的戰報,襄陽城以南,江陵以北甚是荒廢,良田棄置,百姓離散,甚至屯兵的糧食都要從南陽送去。”
“竟有此事?”夏侯獻只顧著打仗,之前沒考慮過這些。現在他才明白,吳國為什麼總是覬覦柤中之地了。
襄陽乃戰事頻發之地,本身農業薄弱,吳軍到了柤中大肆劫掠,不僅自己獲得了人口、糧草,同時讓本就不富裕的魏軍雪上加霜。
此消彼長啊。
大多時候,軍事和農業、經濟等是密不可分的。
聽了傅嘏的話,他越來越覺得的,在當下鍾會、杜預等人還未真正成長起來之前,此人的重要性應該再往前排。
傅嘏繼續說道:“當下,應當在淮南、襄陽等地大規模屯田,同時在漢水上打造戰船,練習水兵。”
“等到兩地積累富足之時,邊境上一邊大規模打獵一邊進軍的辦法,可能行得通。”
“還有.....”傅嘏欲言又止,但最終說出了口:
“我軍的動作吳國必然不會放任,所以平日裡邊境要嚴明法令,訓練士卒,制定萬無一失的計劃以抵禦敵兵,不可再出現柤中總被肆意劫掠的局面,如此才會立於不敗之地。”
“恕在下直言,鎮南將軍的軍事才能或許有些差強人意。”
“如果大將軍真心想把伐吳大計作為一個長期規劃的話,還望唯才是舉。”
他的話說完,有些幕僚們臉色變得凝重。
他們原以為,這種話一般只有心直口快的長史孫禮敢當面說,沒成想傅嘏也敢如此坦率。
本以為夏侯獻會生氣,或是面露不悅地岔開話題,然而他卻是在沉默了數息後,終於開口:“蘭石知我也。”
話題告一段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