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第1/2 頁)
「卡!」
周圍的演員們都停下了表演,看著孔鴻才。
孔鴻才皺著眉頭,示意楚翊非:「你過來一下。」
楚翊非利索的從地上爬起來,用周圍工作人員準備好的浴巾包裹住下|身部位,走了過去。
「你的表情不能太浮誇,也不能太死板。」孔鴻才示意楚翊非看鏡頭,「電影是要放在大螢幕上的,你的表情會被放大無數倍,一旦你面部有任何不和諧的地方,都會打斷觀眾的情緒體驗,無法繼續沉浸在敘述中,而觀眾一旦出戲了,這個電影也就失敗了。」
楚翊非看著鏡頭裡的自己,表情從迷惘,慢慢變成驚恐,面部表情都非常大,用五官去表現情感,反而靈魂的窗戶卻空茫一片,誇大的表情、空洞的眼神,這種對比更令人覺得浮誇,沒有真情實感。
「電影表演和電視劇表演不一樣,電視劇你這麼演沒問題,但電影不行。」孔鴻才面對著楚翊非,認真的說道,「你是學心理學的,你知道微表情吧?電影更注重微表情和眼神,你的眼神裡有東西了,就能帶動你的表演。打個比方,你的表演是一次演講,你不能只賣力大聲說話,言之有物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你有真材實料,無論你是大聲說話、小聲說話、用話筒、用高音喇叭,都不影響你的表達。」
楚翊非一邊聽一邊點頭,就像一個聽訓的小學生一樣,他觀察著鏡頭裡的其他人,發現作為反派二號的村長,表情比起其他人更為誇張,但是也更自然一些,他的眼神靈動且自然,彷彿站在這裡的當真是一個淳樸又有些小聰明的領頭者。
楚翊非在表演課上學過一些內容,表演方法有表現派,體驗派,就楚翊非個人來看,表演出來的情緒都是經過文字修飾,比平常情緒波動更大的極端情緒,如果用體驗派的表演技巧,去用共情的方法表演出來,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
但表現派又需要更為精湛的表演技巧,必須極為熟練的掌握表情控制,對演員的演技要求非常高,否則不小心就會變成尬演,只有極為優秀的演員才能掌握的技巧。
在平常的小劇情的時候,可以用表現派的方法去『飾演』,但到了角色情緒波動更大、心理情緒更細微的時候,唯有共情才能演的更好。
「進入表演最快的方法,就是共情。」孔鴻才如此說道,「你才開始表演,沒有什麼技巧,可以想辦法找到差不多的情緒,用類似情緒來代替角色情緒,比如你第一場戲,角色情緒是不安,你就用了第一次拍戲的緊張來代替,觀眾看不出差別,我也看不出差別,只有你自己知道。」
而兩大表演派系之外,還有一種表演方法,就叫方法派:找到方法,用自身情緒去代替角色情緒,既需要技巧,又需要一定的共情。
楚翊非想了想:「我知道了,謝謝導演。」
孔鴻才身為一個導演,對演戲有涉略但也並不精通,只粗略點撥了一下,看楚翊非一臉認真的樣子,演講欲也得到了滿足:「行了,你可以再找找感覺,我先拍女主角的戲份。」
楚翊非沒有推辭,推到一邊旁觀梁嬈演戲。
鮫人才上岸的時候,緊張,不安,驚恐……楚翊非心中揣摩角色,回顧自己二十多年的人生,尋找類似的感情的記憶點,如果是我的話,我在什麼時候會有這些情緒呢?
那個時候!楚翊非眼睛猛地一亮,找到了!
等到梁嬈拍完的時候,楚翊非繼續拍攝就一路暢通無阻,就像開了掛一樣,僅僅用了一個早上就將第一場戲拍完了:孔鴻才本打算花個兩三天才拍完的。
這個劇組裡,男主角和女主女配都是第一次拍戲的新人,男二要到後期才進組,孔鴻才以為自己會花大量時間調|教新人,沒想到幾個新人天賦都挺不錯,一點就透,節約了的諸多人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