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追光者是誰 > 第72章 武媚娘重回宮廷

第72章 武媚娘重回宮廷(第2/4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斬神:林七夜竟是我基友!穿越之末世女彪悍為母亂世村長,我能召喚歷史名將綜穿之配角不按照劇情走有獸焉:玄暉三國憑實力截胡綜漫:技能越來越離譜萌學園之我替代了預言書當司馬懿穿越北宋,誤上梁山之後往事塵埃中的故事四合院:傻子開局,征服全院斬神:守夜人總教官,開局就無敵跟史上最穩太子搶皇位?我不幹!鬼滅繼國家的第三子哈哈大漢那些事兒奧特:我只是一個路過的收藏家海賊,從暴打青雉開始聽勸後,我造反成千古一帝特種兵之水滸武大郎北宋我稱皇帶著小汙統拯救反派大佬

在長孫無忌等大臣的支援下,李世民立李治為太子。

李世民駕崩,李治登上皇位。他深刻地認識到了權力的複雜和宮廷鬥爭的殘酷。

他們仔細整理朝廷的政務檔案,逐一盤點向李治彙報,只為讓新皇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瞭解國家的基本情況。同時,全力穩定朝廷的局勢,用心安撫各方勢力,時刻警惕著,防止在這權力交接的敏感時期出現任何動盪和叛亂。

宮廷侍衛嚴陣以待,加強皇宮的戒備,以防有不法之徒趁機作亂。而各地的藩王和將領們也紛紛呈上忠心耿耿的表書,堅定地表示全力支援新皇李治的繼位。

經過一系列緊張而有序的精心準備,李世民的棺槨最終被護送至位於今陝西省咸陽市禮泉縣煙霞鎮九嵕山主峰上的昭陵。

接著處理,李世民的嬪妃們,按照唐朝律法,皇帝駕崩後,未曾育有子女的嬪妃大多面臨著黯淡的歸宿。她們有的被遣送至冷宮,在寂寞與淒涼中度過餘生;有的則被迫出家為尼,從此與塵世的繁華告別。

武媚娘,這位曾經在宮廷中試圖嶄露頭角的女子,也未能逃脫這一命運的安排。儘管她擁有著過人的美貌與智慧,卻因未曾為李世民誕下子嗣,被送往感業寺出家為尼。

感業寺的鐘聲悠悠,敲打著武媚孃的心房。曾經的宮廷繁華如夢,如今卻只剩下青燈古佛相伴。

她仿若置身於黑暗的深淵,卻從未熄滅心中那重生的渴望之火。每一個日夜,她的內心都在激烈地鬥爭。

“難道我一生就要被困於此?不,我武媚娘絕不甘心!”無數次,她在心底吶喊。她回憶著宮中的繁華與榮耀,對比如今的清冷與孤寂,痛苦與不甘交織。

為了將訊息傳遞給李治,武媚娘絞盡腦汁。她先是試圖拉攏身邊的尼姑,可大多尼姑對她避之不及,深恐惹上麻煩。但她並未氣餒,暗中與一位曾在宮中當差、如今也被髮配至此的宮女取得聯絡。

“好妹妹,你一定要幫我將這信物和書信送到陛下手中,若我能重獲自由,定不忘你的恩情。”武媚娘緊緊握著宮女的手,目光中滿是期盼與急切。

這位宮女雖心有恐懼,但念及武媚娘往日的恩情,還是答應冒險一試。

周邊的人對她的看法各異。有的認為她不過是個失勢的嬪妃,再無翻身之日;有的卻從她的眼神中看出了不屈與野心,暗自佩服。

宮女成功將訊息傳遞到了李治耳中,李治被武媚孃的勇敢、聰慧和獨特魅力所吸引,而武媚娘也看準了李治的善良與柔弱,深知他是自己重返宮廷的希望。

永徽元年(公元 650 年)五月,正值唐太宗李世民週年忌日,李治依照禮儀前往感業寺行香祈福。

在這座清幽的寺院中,李治本懷著對先皇的哀思與敬意。然而,當他的目光不經意間掃過人群,與那熟悉的身影交匯時,心中瞬間掀起了波瀾。

武媚娘就站在那裡,身著素衣,面容憔悴卻依然難掩其風華。四目相對的那一刻,時間彷彿凝固,往昔的種種回憶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武媚孃的眼中噙滿淚水,那是在感業寺中無數個孤寂日夜所積攢的痛苦與思念。

李治的眼神中充滿了疼惜、眷戀與渴望,他微微眯起雙眸,目光中似有千言萬語,訴說相思之苦,

武媚孃的淚光盈盈,楚楚可憐的模樣讓李治的心都揪了起來。趁著眾人不注意的間隙,李治悄悄走近武媚娘,兩人的衣袖在不經意間輕輕觸碰,如同觸電一般,一股熱流在彼此心間湧動。

這時身邊機靈且深知李治心意的太監,悄悄為他們安排了一個僻靜的休息室。

李治急切地將武媚娘擁入懷中,滿懷愧疚與深情地說道:“媚娘,朕讓你受苦了。”武媚娘泣不成聲:“陛下,臣妾日夜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風雪持刀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