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第3/5 頁)
而且由於居民收入是如此之低,預計的經濟寒冬可能會非常漫長。
為了促進工業企業發展,就必須讓居民手中有更多的錢用於消費,於是計委、財政部等制定了一個新的工資增長計劃。
郭逸銘對於工資增長持謹慎樂觀態度。
從他的角度來說,人民手頭寬裕了,就有更多的錢來購買各種工業品,其中自然也就包括手機。而且對於每月35元的固定月租費和幾塊錢的電話費,也有了更大的承受能力,國內行動電話業務大發展也就有了堅實的消費基礎。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又會帶來另一個後遺症,那就是通貨膨脹。
城鎮居民工資漲了,糧食肉禽蛋農產品價格漲不漲?不漲,還是統購統銷,那農民就等於收入在降低,生生拉大城鄉收入差距,對於廣大農民來說非常打擊他們的積極xìng。可如果漲也不是辦法,糧食是一切生產生活的基礎,可以說是類似於指標xìng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它的漲價,又必然會帶動所有商品跟著漲價。
如此一來,就抵消了工資上漲帶來的好處,人民手中的可支配收入仍然沒有增加多少,未必就能達到國內政策制定者的預定期望。
對於企業來說也不見得是好事。
國內現在還是計劃經濟,由於考慮到國民收入水平相對較低,所以工業品的價格定得就很低。由此,也連帶著上游的初級製造業、原材料行業的價格提不起來,從而才有了計劃價格和計劃外價格兩種價格。
計劃價格是為了保證工業品價格而強行壓低的行業價格,計劃外價格則是國家允許企業擁有一定自主權以後,超出計劃外多生產的一部分產品,可以以高於計劃價格的定價向外銷售。
據郭逸銘瞭解,為了維持這個全國一盤棋的超低價格體系,絕大多數的企業利潤都非常微薄。他們的生產成本,其中有百分之五十左右是原材料價格,又有不到百分之二十是人力成本,還有半分之十幾是電費、裝置折舊費等企業營運成本,毛利率大概只有百分之二十還略低一點。
毛利率扣去稅收,然後國營企業利潤都是要上繳的,實際企業留存利潤幾乎就少得可憐。
現在如果人力成本猛然上升,在不放開價格的前提下,幾乎會將利潤全都吃掉。這樣高昂的人力成本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都將是沉重的打擊,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將會出現虧損經營的情況。
而如果放開價格……,那還是通貨膨脹!
陳部長等人告訴他國家的這個決定,也是預料到了機械、電子等行業將會面臨的衝擊,想問一下他這個成功的企業經營者有沒有什麼有效的應對方法。
可惜郭逸銘對此也是愛莫能助。
他是一個非常有優秀的科研技術人員,但卻不是一個經濟學家,不可能有什麼救世良方。
他只能從技術角度給出建議,即提高勞動生產率。
只有提升勞動生產率,透過增加單位產能來分攤勞動者增長的工資,才有可能降低人力成本在總成本中所佔的比例。
但對於這個建議,他也好、幾位部長也好,都只能沉默以對。
這就涉及到國家與企業的關係,企業不上繳利潤那麼還有錢來進行技術改造、引進更加先進的生產線。可企業不上繳利潤,國家的收入就會急劇減少,目前剛剛有些好轉的經濟就可能會受到嚴重挫折。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不讓企業上繳利潤,他們就真的會用於技術改造?
這也是一個未知數。
其實還有一個巨大的隱憂,就是從建國到現在已經有34年了。
國內自五十年代開始大量引進蘇聯技術,開始國內的工業建設,最早的一批工人也有四十來歲,再有十年時間就即將大批退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