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這些絲線就叫做炎黃血脈(第2/2 頁)
口超過9000w。
佔兩省總人口60%以。
而在淮河大堤,還有200w災民無家可歸。
搭起的臨時帳篷,一眼望不到頭。
另外,已經有災民患瘧疾等傳染病。
救災所需的公路,橋樑等設施,也等待修復。
需要兩億多美元和各類救災裝置。
要知道,這些金額可都是91年的數字。
兩千多年前,孟子就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
這一次,國家態度也一樣。
經濟可重建,榮譽可重奪,百姓的生命卻容不得半刻拖延。
7月11號。
救災緊急呼籲新聞釋出會在京城舉行。
呼籲國際社會向蘇省和皖省提供人道主義救助。
這是龍國成立以來,我們第一次為了應對自然災害,直接向國際社會求助。
從發起呼籲當天到12月31號。
龍國共接受境外捐款23億rmb,其中近四成,來自港澳臺同胞和海外華人。
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善意和溫情。
這一年的華東水災,體現出了龍國人民的凝聚力。
胡牧之深吸一口氣,開口道:“王先生,龍國曆史有過無數次天災,未來也不會斷絕,在某些語境下,我們會稱之為不可抗力。”
“他們的來襲的確不可避免。”
“但未必不可抵抗,尤其是對於我們這個古老的國家而言。”
“華東的受災百姓和其他各省市以及港澳臺同胞之間,自有億萬條無形的絲線相連。”
“雖然它們攔不住地震的巨石,擋不住氾濫的洪水,但能夠輸送善意,和實實在在的幫助。”
“這些絲線就叫做炎黃血脈。”
“暴雨沖毀堤壩的同時,也在輸送民族的品格,十幾億國民同呼吸共命運。”
“或許這才是最大的不可抗力。”
“我相信,這次的天災,我們會挺過去的。”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點選繼續閱讀本更多精彩內容,接著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