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外東北(第2/3 頁)
超,不過採金的部門屬於公司獨立管理,如果擴大歸化營兵力那麼糧食物資供應就需要公司進行補充。”對於財政部門的事情在座的人都是表情沉重。
是啊,大家都是從登萊來的老幹部了,都清楚登萊發展的不容易,先期在外東北得開拓都是公司的投入,大家都攢著一口氣希望不在做公司的大包袱,現在南下是必然而開支又沒辦法滿足……
“同事們,在過去一段時間我們努力的在做到不脫後腿的努力,現在公司確定了我們可以甩開步子幹了,大家不想再做拖油瓶我很理解,不過我們也要清楚南下是必然,從北東兩個方向夾擊東北地區對於未來得戰略有很大幫助,而且目前所謂的收支不平衡也並不是非常嚴重的事情,在東北地區本來就缺乏糧食供應,我們的貨物也就是木材毛皮,還有魚獲,藥材烏拉草。我們能達到收支平衡的原因也就是這些,而且從公司規劃和我們實際經歷上看,外東北的穩定也是依靠大規模的工商業活動,我們可以以相當優惠的價格給各個部落提供他們需要的糧食香料鐵器,他們也可以將毛皮藥材供應給我們,我們建立的大型伐木場和採煤廠還有洗煤制煤廠將大量不適於狩獵工作的韃靼人安置在了這些工廠和農場。”吳啟貴開始總結。
“這個確實,公司就曾經提過,解決原住民的問題,不僅需要平叛,而且平叛後的貿易活動與工業發展對於穩定原住民有非常好的效果,不過我認為當地韃靼人的文化教育也需要同步進行,吳經理的總結我也非常認可,不過既然我們今天討論的主要是幹部問題,擴大規模南下我相信既然我們可以從吃補貼到現在自給自足南下有更多可以耕種的土地和氣候,我們一定也可以做到。幹部培養需要大量時間我想既然臺灣庫頁島都需要幹部那麼我們只有提供更優渥的條件才可以吸引更多的幹部人才。”財政部部長提出自己得想法。
“確實吳經理上任時,公司對於到達外東北得幹部有相當不錯的政策優惠,那年陸陸續續從總部一共安排了300多幹部,除了身體和能力不行的幹部外我們只留下180人,而現在每年只有不到50名幹部到達外東北,我們人事部的意見是提高幹部待遇,原來我們這裡是幹部每年年終發放三個月的獎金,幹部攜帶家屬的按照人頭髮放土地如果不願意耕種的安排工作而且幹部優先分配住房,幹部子弟適齡的優先參軍。”
對於參軍或許放眼整個全球興華公司都是最挑剔的,而正規編入護衛隊得待遇也是非常高,而因為興華公司實行義務兵制度,護衛隊得退役比例其實並不高,但是退伍待遇很好,得益於興華公司處於發展期,退伍士兵又接受文化教育,一些因病退休的工程兵實在不能留在隊伍裡的,回到地方上也是各種工程建設的香餑餑。
“我看還要加上去一些政策,現在外東北的環境確實有些惡劣,我們一直在組織進行大規模的開墾和水利建設,說到底我們雖然比公司創立初期時要好很多,可是我們的攤子比公司成立那會兒要大的很多。”吳啟貴提出自己的想法。
“我看是不是可以兩步走的政策,一方面我們在外東北地區建立幹部培訓班,一方面將一部分好的幹部送到公司,進行培養之後再送回來。”人事部長說到。
“這是個不錯的提議,軍隊方面我看徵兵也可以進行,從公司的經驗上來看,透過徵兵對士兵進行文化教育和知識教育之後產生的幹部相對情況,要比干部學院出來的幹部更加快速,我們將這些經過挑選後計程車兵放到基層之後,透過他們的工作表現再交這些基層幹部集中起來進行培訓,這是公司一開始就有的方案,不過隨著我們的地區越來越大,幹部數量越來越緊缺之後,我們開始從一些學校大規模的徵收幹部,這種士兵陸陸續續因為地盤擴大和兵力的擴充也將這個計劃慢慢的淡化。”武裝部長說到。
“我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