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5 頁)
加上棚子,防雨防曬,圈舍也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睡覺的,要用木板墊高,鋪上乾淨的稻草,暖暖和和,舒舒服服。
外面是活動、排便、飲食的地方,水必須乾淨,食物要新鮮,每天要清理糞便,還要用水沖洗……
吳大叔聽著一條條的內容,不停吸氣。
“我說四哥,你這是養豬啊,還是養老太爺啊!用得著這麼小心伺候嗎?”
“用得著!”王良的語氣不容置疑,“咱們養的豬就要與眾不同,你就按照上面的辦法做,每十天我就回來一趟,你要是敢怠慢了,看我不和你算賬。”
吳大叔咬了咬牙,“成,只要能賺錢,把豬大爺當成祖宗伺候也行!”
……
老爹兩頭跑,向好發覺生意太忙,他們六個人實在是頂不住,又招了四個夥計,專門負責送餐,不到半個月的功夫,一雙鞋就跑漏了底兒。最快樂的事情莫過於每十天發一次工錢,足足五百文銅錢,不會拿那些鐵錢糊弄事。新來的夥計都覺得受再多的累都值了。
王寧安同樣不輕鬆,他除了要教向好幾個廚藝之外,還有就是每天寫《三國演義》。
說起來也怪韓蛤蟆,本來說好的,等王寧安把酒樓的事情弄好了,他再正式說三國。可是這些日子韓蛤蟆從王寧安手上學了好幾個段子,不少老聽眾的胃口都被養叼了,天天喊著要講新故事,不講就不來了。
有一天把韓蛤蟆實在是逼得沒辦法,就把王寧安給他的《三國演義》頭兩章給說了,誰知道,這一講不打緊,頓時驚動了無數人,第二天茶館的聽眾多了一倍不止。
大傢伙都嚷嚷著,一定要聽《三國演義》,之所以如此火爆,其實也是有原因的,三國的故事早就流傳廣遠,不少說書人也都講,只不過他們都是擷取一段,而且前後矛盾,互相沖突,不成體系。
韓蛤蟆一張口就從桃園結義,大戰黃巾開始,一下子抓住了所有人的心。面對著豐厚的賞錢,韓蛤蟆不能不講。可是這一下子就苦了王寧安,不得不努力趕稿子。
“上輩子熬夜碼字剛過去幾天,又要趕稿子,我的命怎麼這麼苦啊!”
王寧安搖頭大嘆,可是他卻不敢懈怠,現在的王寧安,就像是秋天的小松鼠,不想放過任何的賺錢機會,拼命儲存每一粒食物。
匆匆寫好了五章,王寧安急匆匆奔向韓蛤蟆說書的茶館,他剛趕到茶館的門口,正巧對面包黑子和公孫策一前一後走來了,碰了一個面對面。
第23章 只知忠義,不知孝悌
“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開創了大漢一統江山四百載,傳到了漢獻帝,君弱臣強,刀兵四起,天下昏暗,民不聊生,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今日裡就開說一套《三國演義》,道盡紛紛世事,全在巧嘴一張!”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韓蛤蟆嗓音沙啞,慢條斯理地念了一首詞,大宋朝文治興旺,不是一句空話,歷朝歷代,論起識字率,宋朝絕對首屈一指,哪怕是偏遠的滄州,也有不少人聽懂了詞中的滄桑高遠,無不點頭稱讚。
要說起來,最解其中三味的,就要數坐在角落中的包黑子和公孫策。
“好一首臨江仙,我怎麼聽出了醉翁的味道啊?”公孫策笑著說道。
包拯沉吟一下,搖了搖頭,“不然,此詞的才情不在醉翁之下,可是醉翁文章第一,論起填詞,倒是差了一籌,而且詞中暗含蒼涼之談,似乎閱盡人世興衰,頗有看穿興衰之嘆,多半不是醉翁所寫。”
公孫策倒吸口冷氣,“東翁,若不是歐陽永叔所作,當今文壇,不論晏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