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最便利的搶錢方式(第1/2 頁)
這支怯薛軍渡江,到底要去哪,日月島軍準備把他們送去哪,沒人告訴曹知府,他也沒有心思去弄明白。
他必須開始集中所有的精力,以應付可能到來的危機。
然而……
有危機不可怕,曹知府當了十餘年的官,一路勤懇謹慎,行無差錯。
可怕的是,他根本不知道危機到底在哪!
為此,曹知府不得不以最恭敬的口氣,向姚燧去信請教,希望他可以指點一二。
回信只有四個字:“看緊杭州”。
看緊杭州的什麼?
是杭州的蒙古人全都被趕出轄區?
可是揚州以北可沒了天險阻隔,自己也指使不到邊上的駐軍,敢對蒙古人動手。
是杭州上下官員心甘情願地交出行省的管轄權?
可是河南江北行省,統有十二路、七府、三十四州,自己這揚州府在整個行省裡,連屁都算不上!
還是要與日月島進行深入合作,發展對南洋的貿易?
這事曹知府倒是有些興趣,不過即便不發展海洋貿易,又能給揚州帶來什麼危機?
這些當世大儒,之所以名聲顯赫,就因為他們不管遇上什麼事,話都只說三分。然後無論結果如何,總能發現他們說得對的地方。
莫測高深卻又令人切齒腐心!
曹知府只好將府衙主官以及一眾幕僚聚集起來,尋找這個隱藏的危機。
眾說紛紜,但是所有人都覺得不以為然。
首先是,知府大人始終不肯將情報來源說清楚。
其次遍查揚州府,今年既不是災年,江北諸州府也沒聽說有流民暴動。
沒有出現特大冤案,也沒聽說有人想要告官上訪。
周邊諸縣,更沒有任何亂黨活動的跡象。
那還能怎麼亂?
曹知府相信以姚燧的身份,不會閒著無聊故意戲弄自己。因此依然發動所有的衙役,在整個州府之內排查了三天三夜。
依然一無所獲。
只有千日當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更何況,這賊有沒有還是個問題。
於是,連曹知府自己都準備開始懈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揚州是一個因鹽而興起的城市,鹽商之富,自唐代時便天下聞名。
滅宋之戰中,作為攻防前線的揚州城,幾乎被夷為平地。然而不過十多年的時間,揚州城又以富饒之姿,昂然立於長江北岸。
當揚州的長官,是件很幸福的事,因為根本不用為稅賦發愁。
遍地的有錢人,迅速地推進本地商業的發展,也讓老百姓的基本利益得以保障。大多數的居民,起碼不會為了吃不上飯而發愁。
鹽商有了錢,便會將自己的產業向外延伸。比如煙花之地,酒樓茶肆,絲綢棉織,筆墨紙硯,乃至軍中所需的各項物資。
以及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衣食住行。
其中最重要的一項,自然便是糧食。
財富的高度集中,帶來最大的好處,便是糧價的穩定。
但是,一旦有風吹草動,最容易讓百姓恐慌的,也是糧食的價格。
十年來,揚州的糧價一直很穩定,直到這個莫名其妙的早上。
“糧價漲了!而且是飛漲啊!”
“快,快去屯點!”
“來不及了,最大的黃氏糧店,今日關門!”
“盧家糧店也沒有開張!”
“走走,叫上一批人去搶些糧食去……”
“別砸人店啊……除非人很多!”
“跟著就好,快點快點!”
街上四面八方傳來的叫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