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第2/2 頁)
衛員小吳比他的動作更敏捷,一眨眼工夫已經拔槍在手擋在他前面衝進後院。後院的情景使李雲龍大吃一驚,後牆根處擺著一溜瓶子,他的兩個兒子加上趙剛的四個孩子正興高采烈地向瓶子射擊呢。李健端著一枝英制「斯登」式衝鋒鎗,趙山端著一枝美製-3式衝鋒鎗,這兩個不知深淺的小子都把槍撥到連發位置,一扣扳機就是一個長點射,瓶子倒沒打碎幾個,磚牆卻被打得百孔千瘡,一群弟弟妹妹正專心致志地往備用彈夾裡壓子彈。李雲龍差點兒沒氣瘋了,這些混小子是在玩兒命呢,這麼近的距離向磚牆連發射擊,子彈在牆面上又彈回來,這種「跳彈」每一發都能制人於死命。看來,這些孩子該捱揍了,再不管教管教,他們明天就敢在屋裡玩兒炸藥包了。
孩子們見李雲龍突然回來,便都有些傻了,他們呆呆地看著父親,不知父親該如何發落他們。李雲龍卻和顏悅色地走過去,拿過-3衝鋒鎗,熟練地擺弄了幾下,拔下彈夾,退出於彈,關上保險蓋。他像老師講課似的說:「這種槍叫-3式,美國造,1942年開始大批次生產,槍身廣泛採用衝壓件,這在當時算是槍枝生產的一大突破,生產成本大大降低了,每枝只合當時的二十二美金,口徑11。43毫米,彈容量30發。哦,那枝是英國造『斯登』式。你們看,這種槍設計得很有特點,它的彈夾不像別的衝鋒鎗那樣從槍身下部插入,而是從左側插入,這樣就有個優點,臥姿射擊時可以把身子臥得很低,減少中彈的危險。這兩種槍在抗戰後期,根據美國政府的《租借法案》曾大量裝備國民黨部隊,解放戰爭時,我們繳獲了很多。解放後,這兩種槍退出現役,只發給民兵使用,因為它無論是射程、殺傷力和精確度都已落後了。你們是從哪裡找來的?」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