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第1/2 頁)
新晉導演的第一部 沖獎作品,顆粒無收,才是最常見的結局。
《海之子》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長片名單的時候,周圍就不斷有人向陸鳴道賀,陸鳴聽了,都禮貌回應幾句,什麼「只是運氣比較好」、「能入圍就很高興了,沒指望拿獎」。
陸鳴一般是不喜歡這些客套話的,也不會妄自菲薄,他現在這麼說,是因為他覺得這樣才是符合常理的,他不太可能得獎,這是大家默默達成的共識。不是說陸鳴還不夠優秀,或者周圍的人唱衰《海之子》,而是一個29歲新人導演的第四部 正式作品,怎麼想都不太可能拿下歐洲三大最高獎項。
可獨自一人在空曠的客廳裡坐著,人往後仰,靠在沙發上的時候,陸鳴的心跳得很快,他看著對面空白牆壁上掛著的一隻簡簡單單的鐘,注視著秒針、分針的轉動,他心裡有一種很強烈的預感——《海之子》會得獎。
這種感覺陸鳴熟悉又陌生。每一次人生重要關卡,他的直覺都會做出判斷,中考、出道、高考、申請nyu,每一次人生的重要轉折點,行動以前,陸鳴心裡都有一個聲音告訴他「這事能成」,最後都成了。
陸鳴覺得這也稱不上是迷信,只是一點成長過程中與自己對話建立起的默契。
雖然周圍人問起,他都說自己也不抱期待,但其實在走上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紅毯的時候,陸鳴心裡隱隱期待著奇蹟的發生。
「也許奇蹟就會發生在我身上。」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被認為是國際電影節之父,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之一,電影藝術的最高榮譽之一,從18歲決定當個演員開始,陸鳴就想像過自己出席歐洲三大走紅毯會是怎樣的感覺。
要在電影節上走紅毯並不困難,也不一定得帶著作品參賽才行,如果明星代言的品牌是電影節贊助商,又或者他/她拿到了邀請函,都可以名正言順地出席電影節開幕式,走上紅毯,在國際媒體面前展示自己。
但在18歲陸鳴的想像中,他不會只是去走個紅毯,停留幾分鐘,參加網際網路比美大賽的,他應該是帶著作品參加電影節的,要帶著經典形象出現在頒獎典禮,真正獲得觀眾認可。
只是當時的他怎麼也沒有想到,有一天他會以導演的身份出席歐洲三大電影節。
「陸鳴」對於外國媒體來說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名字,《海之子》劇組走上紅毯後,那些不斷摁著快門的記者並不知道誰才是電影的男主角。即便提前拿到了劇組宣傳手冊,他們也分不清兩個陌生東亞男子的長相,陸鳴和何堯城在他們看來都長得差不多,以至於很多記者把鏡頭對準陸鳴在拍,以為他才是電影男一號。
頒獎典禮進行到後半程的時候,陸鳴已經完全冷靜下來了,之前公佈的獲獎名單裡《海之子》沒有出現一次,很顯然的,這一次他們劇組要全程陪跑了。
陸鳴不斷地給自己做著心理建設,說著類似於「這沒什麼,這很正常,這不過是我第一次參加歐洲三大評選,拿不到獎也沒關係」的話,好自我安慰。
當臺上的主持人用義大利語念出第8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得主時,陸鳴心裡快速確認了兩遍,才確定耳機裡即時翻譯傳來的名字是《海之子》。
陸鳴花了半分鐘來確定自己獲獎的訊息的真實性,在走上舞臺領獎的時候,陸鳴心裡就很清楚——這是屬於他的人生高光時刻。
以後會有更多榮譽的,但都無法與29歲得到的這第一個大獎相比擬。
在發表獲獎感言的時候,陸鳴無比順暢地說出了在心裡排練過十多次的英語獲獎發言稿,只是在最後,他停頓了十秒,然後對著正前方轉播的鏡頭,用中文無比認真地說道:
「在最後,我還想要感謝一直以來陪伴我成長的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