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4/5 頁)
上,欣喜地看著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鮮豔美麗的康乃馨。隨著郵票的傳播,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把母親節與康乃馨聯絡起來,康乃馨便成了象徵母愛之花,受到人們的敬重。人們把思念母親、孝敬母親的感情,寄託於康乃馨上,康乃馨也成為了贈送母親不可缺少的珍貴禮品。除了這些情感因素外,康乃馨的天生麗質應是它受到人們寵愛的主要原因,或許也正是它的美麗而成為獻給母親的佳品。
中國的母親花——萱草
我國也有一種母親之花,它就是萱草花。
萱草,在我國一向有“母親花”的美稱。遠在《詩經、衛風、伯兮》裡載: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諼草就是萱草,古人又叫它忘憂草,背,北,指母親住的北房。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到哪裡弄到一支萱草,種在母親堂前,讓母親樂而忘憂呢?母親住的屋子又叫萱堂,以萱草代替母愛,如孟郊的遊子詩:“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見萱草花。”葉夢得的詩云:“白髮萱堂上,孩兒更共懷。”萱草就成了母親的代稱,萱草也就自然成了我國的母親之花。
萱草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肉質,葉狹長,細長的枝頂端開出桔紅或桔黃色的花,十分豔麗,它不僅供人觀賞,花蕾叫金針,也可作蔬菜供人食用,在我國南北方廣為栽植。
世界各地的母親節
母親節創立後,也得到了全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援。安娜·賈維斯在世時,設立母親節的國家已達43個。時至今日,歡慶這個節日的國家就更多了。母親節,已經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國際性節日。》》
日本的母親節也是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節日裡人們送給母親一枝紅石竹,表示祝賀。
法國首次慶祝母親節是在1928年,節日定在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節日這一天,數以百萬計的媽媽們,懷著喜悅的心情接受各自子女們的“節日愉快”的美好祝願。
泰國於1976年宣佈8月12日為母親節。這一天也是泰王后麗吉的生日。節日裡,全國要開展“優秀母親”的評選活動。兒女們手持芳香馥郁的茉莉花,獻給自己的母親。
阿拉伯地區的許多國家的母親節定在3月21日“春分”這一天。當地人認為“春分”是春天開始、一年之始,以此表示母親的偉大。葡萄牙人的母親節在12月8日;而印度尼西亞則定在12月22日。
母親節在我國是地區性節日,最早是在港澳臺地區有此節日。改革開放後,母親節也為內地所接受。廣東省於1988年開始,杭州等城市於1989年開始,都由各級婦聯組織母親節的慶祝活動,並把評選“好母親”作為節日的內容之一。
母親節寄語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羅曼·羅蘭)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媽媽你在哪兒,哪兒就是最快樂的地方。(英國)
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裡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紀伯倫)
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米爾)
全世界的母親多麼的相象!她們的心始終一樣。 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母愛是多麼強烈、自私、狂熱地佔據我們整個心靈的感情。(鄧肯)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親才是真的,永恆的,不滅的。(印度)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英國)
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