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第1/3 頁)
之後碧湖便淡定了,任由江朔北做什麼,她都只管好好教養梁紀。
江朔北控制了後宮,也控制了朝堂,藩王們被打退了,不僅交出了私養的軍衛,連同自己,都被江朔北請到了京城好生待著。
皇帝在兩年後駕崩了,同年,宋玉兒死了。
沒人在碧湖耳邊提,碧湖也根本沒有去看過宋玉兒,她和宋玉兒,早就沒有關係了。
理所當然的,唯一的六歲皇子梁紀登基為帝,早年太后就沒了,先帝的皇后妃子之類的,都待在深宮裡青燈古佛呢,皇后為皇太后,端妃被封為太妃,可也不敢惹怒江朔北一分。江朔北一人獨掌大權,被梁紀封為九千歲,奉為亞父。
江朔北卻沒有如外界所傳那般,把皇帝束之高閣,反而諸多事項都要和他探討,這麼多年,江朔北其實一開始也幹不多好,可他是先皇身邊的,自己又好學習,最後倒真是賢德,就是早年殺戮太重,加之身份乃是宦官,一直被世所不容。
梁紀被江朔北培養的很好,碧湖卻再沒有當年的心驚膽戰,不是放心梁紀,而是知道,江朔北不會選擇丟下她。
江朔北在梁紀十歲之後,便慢慢放權,為他清除了不少異黨,這少年天子,最終成為一代聖明的帝王。
江朔北將一切勢力留給了梁紀,他和碧湖一輩子都不會有孩子,可這孩子後來不但叫他亞父,也叫碧湖乾娘,怎麼的,也算是他和碧湖的一種依託。
所以在梁紀十五歲親政當日,他還在興奮從江朔北手上辛苦&ldo;搶&rdo;來的權利,九千歲宮裡突起大火,火勢洶湧沖天,轉眼間便燒沒了。
梁紀得到訊息,在宮外站了半晌,即便宮內空空如也,他也只是道:&ldo;九千歲好走。&rdo;
也不知說的是哪個走。
他對江朔北說不上恨,對碧湖更是壓不住的濡慕。
江朔北心狠手辣,暗中下手將皇帝給磨死了,又將皇后一干人一直關押宮內,不見天日,大肆清除異己,手段血腥狠毒,雖說,最終這一切的好處都讓他得了。但梁紀也不得不承認,他殺了他的父皇,是他的殺父仇人。
至於端妃,梁紀甚至是感激他的,江朔北沒有在皇帝太后死後讓那麼多宮女太監妃子去殉葬,他強行改了祖制,野蠻的很。
皇后和端妃,是唯一有資格不去殉葬的帝王女人,但江朔北大權在握,他若是說一句,非要弄死,誰也不敢說個不字。
但江朔北只是將她們養在宮裡,不給自由,也不會折辱。他自己將皇后端妃家的勢力打壓下去,給他一個沒有外戚的朝堂,這讓梁紀輕鬆不少。
也因此,那些被救下的宮人們,在江朔北改了陪葬的祖制之後,整個宮裡,江朔北的威望,便是皇帝都難以企及。
他掌權期間,改了不少律法,大概是因為江朔北掌管刑廠多年,所以這方面格外敏銳,百姓們因此得了不少便利,但貴族利益被觸及,江朔北這麼多年也自己默默扛下來。
他不是不想給碧湖一個光明正大的婚事,可惜,他身在高位,自身本就危險重重,就怕她出了半點岔子,將她的存在瞞得死死的。
彼時江南,陽光耀眼,人們茶棚裡坐著,嘀嘀咕咕的說著當今九千歲的死。
碧湖坐在迴廊,俯身便能觸到清涼的河水,層疊荷葉到了身前,她撥弄著蓮子。
她如今都三十多了,還如同小女兒家一般嬌俏,長息早便在她識海沉睡,如今立著的,是完完整整的碧湖。
大約是跟長息所帶的時空之力有關,碧湖老的很慢,看著猶如少女,倒是讓江朔北成日裡的陰著臉,恨不得將她身邊的花蝴蝶都拍飛了不可。
&ldo;給你剝的不吃,到這兒來禍害來了。&rdo;江朔北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