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頁(第2/2 頁)
所幸, 雖然風鈴將他供了出來,但他還有話可以辯解, 加上他那時年少, 一切都可以用年少無知來脫罪, 而父親和母親對他十分心軟,只將他貶到了長安城外的承恩寺吃齋唸佛,反省自己。
在承恩寺中, 佛祖慈眉善目,俯視眾生。
李泰對著佛像, 心中並不平靜。
他自小便十分聰穎,一直以來都是老師誇獎的物件,父親也十分寵愛他。與兄長李承乾相比,他似乎並沒什麼會輸給兄長。
除了……他出生得比較晚。
難道出生得晚一點,就必須要低人一等了嗎?
怎麼會呢?
父親本也不是阿翁的嫡長子,可他還是當了皇太子,他甚至在阿翁還是聖人的時候,令聖人退位當太上皇,自己登基。
他既然是父親的兒子,為何不能效仿父親呢?
李泰覺得,太子之位,是可以謀劃的。
父親和母親希望他能在慈恩寺中靜思己過,可以的。靜思己過的魏王李泰日日夜夜都在想自己的過到底在什麼地方,與此同時,魏王府的幕僚並未拋棄他,那些幕僚也時常在休沐的時候到慈恩寺來燒香拜佛說禪。
他們借著說禪之名,用他們才會懂的暗語,交流著朝堂中的局勢。
洛陽水災了,聖人本想要自己去洛陽巡視,但本群臣攔下。聖人不去,就改為皇太子去,皇太子一個人去就算了,居然還帶上太子妃……幕僚與他這麼說。
李泰原本想,去洛陽就去洛陽唄。
他的太子阿兄卻是從小就受群臣稱讚,可是阿兄也是從小養尊處優,何時吃過苦頭?聽說還是與不假辭色的御史中丞方易文一同去的洛陽,李泰覺得自己都能想像到他的太子阿兄在洛陽會是怎樣的灰頭土臉。
光是想,就已經十分令他精神振奮,更別說阿兄還帶上了太子妃蘇妧。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