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五日會議定基調(第1/2 頁)
七千八百萬元,遠超過即將到來的六千萬財政赤字。
而且實際操作中,朝廷獲取的利益只會多。
事實上,封建時代,若當最低生存保障被解決時,那麼意味著攫取的利益將呈現爆炸式增強。
貞觀原因雖然天災頻頻,但在朝廷強有力的調控下,並未發生曾經歷史上的大的災害,全國整體災害可控,糧食收成也有保障,使得歷史上關中地區百姓對外乞食事件並未發生。
接下來,隨著新麥種的豐收,那麼意味著糧食問題的解決。
糧食問題的解決意味著脫產者的增加。
脫產者的增加意味著手工業發展的到來。
勢必會使得貞觀二年的財稅有巨大的增長。
接下來的的財政會議就是圍繞著七千八百萬的發債討論。
如何能夠使得這七千八百萬的國債發出去。
經過一年的大索貌閱,目前大唐登記在冊人口為兩千三百六十五萬四千六百二十三人。
其中男性人口為一千二百六十八萬人左右。
女性人口一千零九十七萬人左右。
在朝廷的強力推行下,去戶人口和大族隱藏的奴僕部曲等人皆被重新記策,所以目前的兩千三百六十五萬人已經算是比較真實的大唐人口。
剩餘隱藏的人口自然還有,但是應該不多。
朝廷有相應計劃,在貞觀五年前,對全國人口進行仔細補錄,還有對全國領土具體標註。
所以四年後的大唐將會是最真實的大唐。
之所以說人口,是因為即將發債的七千八百萬國債平攤下去,相當於每人兩元。
當然,發國債不是強制性,但普通民眾依舊是發債的主要物件。
現階段,根據李長河瞭解,以長安為例,長安城內人,普通百姓一年人均大約收入一百二十元,城外農民大約八十元。
這裡的人均是一家一戶中有能力的成年人所能賺取的財富。
其中農民的收入則是完完全全的種地收入。
這還是首都附近的水平,應在全國範圍內算是高水平,其他地方或許只有一半,甚至不到一半。
按照一家一戶四口人計算,八元錢,十分之一的支出,畢竟是一份巨大的壓力。
所以發債的物件還需要最佳化。
根據貞觀元年的情況,首先便是對外發債。
草原多年南下劫掠,積累的財富不容小覷,加上去年朝廷對突厥的各項計劃展開,去年的草原曾求著大唐給他們發債。
預計對此項發債至少兩千萬至三千萬。
接著是對內。
第一大頭便是積累數百年的豪門大族。
雖然李世民一直對大族進行打擊,但是不過也是初知皮毛,依舊有大量的門閥存在。
這群人至少可以消化三千萬。
然後便是新興商人階層,兩千萬。
官員內部和與朝廷有深入關聯的組織內部認購,五百至一千萬,其餘由普通百姓認購。
其實這樣算下來能有上億的發債規模。
若是朝廷再狠點心,多印點鈔,更是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收取海量的鑄幣稅。
當然,李長河和李世民不會做這樣的蠢事,竭澤取魚,長久不了。
他們是規矩的制定者,要從全域性出發,要去刺激經濟,去創造更多的產值。
貞觀二年元月十一日下午十九時二十六分,這場財政預算會議終於結束。
總體的大政方針也確定無誤。
到了第二日,會議繼續進行。
不過這一場不是財政預算會議,而是具體的工農業發展會議,主要圍繞農業和手工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