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第2/2 頁)
在北宋末年可是位了不起的人物。出身宦官,卻權傾朝野:就連宰相蔡京也是靠童貫的全力支援才得到的相位;而童貫以宦官的身份出任西北監軍,領樞密院事,職掌兵權二十年!此時的童貫年近七旬,身材卻異常魁梧,雙目炯炯有神,雖然鬚髮皆白,然而多年權位之上形成的威勢令人畏懼。
童貫深得趙佶喜愛,不但加官進爵,而且還封王拜相。本來童貫有自己的府邸,但是由於數月前奉旨討伐山東宋江起義軍,被宋江等人在梁山、鄆城等地設伏痛擊,大敗虧輸,倉皇逃回汴梁。
童貫乖巧,聯合蔡京、高俅、楊戩等黨羽,找了一大通理由來掩飾自己軍事上的無能。趙佶也不多怪責,反而讓童貫常住宮裡伴駕,免得童貫受朝中大臣奚落。童貫感激涕零,因此長住宮中。
趙佶是出了名的睡懶覺,難得這麼早到養心殿,卻沒想到圍了這麼多人。讓童貫去處理,倒為了掩飾自己,不然讓人到處宣揚道君皇帝趙某人為了討好一個妃子,竟然比上早朝還重要,有失體統。因此趙佶隱在暗處。
張辛是向太后的心腹太監,在宮中雖然說不上呼風喚雨,但輕易間還沒人敢惹。趙佶即皇帝位,全靠向太后的一力主張,因此向太后在宮裡極受尊崇,張辛也得以權勢。張辛與童貫頗有齟齬,但是此時書房裡究竟鬧出什麼動靜還未可知,關鍵還牽涉到九皇子,令張辛不得不向童貫低頭。
張辛無奈,心裡可惦記上了劉慶,狠狠地瞪了劉慶一眼,慢慢地把事情的經過非常詳盡地說了一遍,但是把九皇子的身份卻隻字不敢提。童貫越聽越心驚,吩咐手下人迅速調來大量的禁軍,把養心殿團團圍住,同時稟告趙佶。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