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防借錢亓頌氏上演苦肉計 試真心老戳婆安受服侍宴(第1/3 頁)
都說山民淳樸,這話不假,在山中生活簡單,沒有城市中各色人等聚集,關係複雜,利益競爭,人的花花腸子多。前番收留苑蓉蓉和珞元夕的依老太太便是如此古道熱腸。
可是在山裡居住的村民也面臨一個問題,資源匱乏。在普遍資源匱乏時,人們之間的規則還是互幫互助的,畢竟在惡劣的條件下,誰也不知道未來的哪一天自己會落到同等境地。遇人落難,還是伸把手,幫人就是幫自己。
這樣的幫助前提是大家都差不多,一旦有人的生活過得比其他人好了,其他人淳樸的面孔就變了,他們開始明裡暗裡拉幫結夥,消耗過的好的人,直至把他禍害到人均貧窮水平。這不僅僅是普通山民這樣想,甚至一些有知識的人也是這樣想的,“不患貧而患不均”是一種病態心理。按說大家都希望日子越過越好,可是日子一旦好了,矛盾就多了,有些人就想退回小國寡民的狀態中去,而不是順著時代的發展去解決問題。他們的腦子裡只有自己認為的太平盛世,大家好統治,不造反就成,至於每個人的福利是否是好的,全然不在算計之中。
貧窮的亓家窩窩村中,眾人一直瞧不上的錦生爹日子過好了,就打破了這種淳樸的局面。訊息傳出之後,原先幫助過錦生爹的,立馬過來討饑荒了。饑荒剛打發完,緊接著就有人上門來借錢,好像他們都商議好了似得,其實並不是,而只是他們秉承的思維模式是一樣的。
這些都在亓頌氏的預料之內,大清早就做了安排,吃完早飯後,摔盤子砸碗的,把家裡面弄得亂七八糟的,把錦生爹支出去,自己抱著孩子在門口等著,聽見外面有動靜了,就開始哭鬧。
有的來借錢的,聽見人家家裡鬧家務,這借錢的嘴就張不開,扭頭就回去了;有的好奇的,還要進來瞧瞧真假。亓頌氏便拉著來人哭訴一番,說錦生爹真是個窮作賤命,一輩子也發不了大財,才將有了點子收入,他不買吃也不買穿,叫老婆孩子過兩天好日子,又要拿著錢去康縣收麝香,攏共才賣了幾個錢啊,得了個芝麻,就像撈西瓜,怎麼說,怎麼不聽,這不今天早上摔了傢什,拿著錢走了,你說說,我怎麼就這麼命苦,攤上這種畜生。說罷,便嚎啕大哭,並把錦生也偷偷掐哭,這老婆孩子一通鬧,錢又不在家,借錢的話怎麼提?還得好言安慰,幫她收拾庭院。
送走前來借錢的婦人,亓頌氏嘴角露出一絲笑意,回身關了街門,暫時可以過幾天清淨日子了。
但如此一直躲著也不是辦法,人有錢了還是要享一享福的,一直叫他保持低調,比叫他死還難受。而且財一旦露出來,不是隻有壞處的,要看你怎麼露,你要建立起一個有錢人的場,一旦建立起來了,不但不會消耗,還能把財富持續地吸引到自己身邊。
亓家窩窩村雖然土地貧瘠又匱乏,卻也不都是窮人,有人就是露富之後依舊安然無恙,沒有人敢跟他借錢,敢禍害他的,這個人就是錦生爹的三叔亓永年。只因為他入了鐵鷂子門,雖說他在鐵鷂子門裡面混的不咋地,村裡人是不知道的,但頂著個鐵鷂子門門人的名頭,這個村裡的人就敢招惹。儘管也想離這個是非人遠一點,但是遇上了,也不得不擠出笑臉相迎,村裡有事,也不敢瞞過他去,要請過來說話的。這種威懾對於外村人也有作用,之前亓家窩窩村與鄰村馬家窩窩爭地界的時候,亓永年出面,竟然也讓馬家窩窩村的人讓步了,自此亓家窩窩村的人也不把巴結亓永年當成個負擔了,對他客氣一點,也是為自己的未來投資,保不齊哪一天會用得上他呢。
如此,亓永年在鐵鷂子賺的錢便可放心大膽地花出來,他重建了自己家的草房,改成了灰磚瓦房,身上的行頭也體面起來,夏穿絲綢,冬著皮裘,沒有人敢攀扯他什麼。這樣他的富裕就成了穩固的事實,從亓家窩窩的貧民中分離出來。
從亓永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