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民怨(第2/3 頁)
個“概念”的認知,是從書面上得來的,並不是具體的,鮮活的,而是抽象的概念,只有遇到了,他才知道:哦,這就是符合商君所言的所謂“國中之毒”。
而如今鞠子洲讓他詳細描述“國中之毒”是個什麼玩意兒,他卻完全答不上來。
假裝思考了好一會兒,贏柱這才搖了搖頭:“這卻不知。”
鞠子洲笑了笑:“大王不知道,是很正常的事情。”
“因為大王缺乏對於“民生”的基本認知。”
“大王可知道如今秦國境內,一畝地能產糧多少麼?”鞠子洲問道。
贏柱搖頭。
“不知。”
“大王知道尋常公士五口之家,每年飽食,需要多少糧食、多少鹽、多少油、多少肉嗎?”
贏柱又搖了搖頭:“不知。”
鞠子洲點了點頭:“這些不知道,那麼大王無法描述“國中之毒”到底是什麼,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請教先生,這“國中之毒”,究竟是什麼?”贏柱拜了一拜,為鞠子洲奉上一杯熱茶。
“教!”鞠子洲輕啜一口茶水:“瞭解所謂“國中之毒”,先要了解,秦國尋常國人每年生存所需,與他們勞作所能得。”
“願聞其詳。”
“秦國平民者有依法分家之習俗。”
“設若每戶成丁兩人,婦人兩人,孺子一人,則每戶五人。”
“富戶日兩餐,貧者日一餐。”
“成丁需要體力勞作,每餐一斤八兩,每日計需糧食六斤;婦人做活不多,每餐需要糧食一斤,每日需要糧食四斤;孺子每餐八兩,每日計需糧食一斤。”
“五口之家,按照每日兩餐計算,需要糧食十一斤。”
“下飯的菜蔬若干、鹽少許、油少許、醬少許。”
“但最重要的是柴!”鞠子洲說道:“無柴不開門!”
“按照趙國平均畝產六十九斤半計算,一戶五口之家,每年需要多少糧食才能填飽肚子?”
贏柱愣了一下。
“平民家中烹飪使用陶罐,陶罐的耗柴量比銅器大得多!”
“每餐飯燒熟透,平民之家需要乾柴約半斤,引火的秸稈等物若干。”
“五口之家,按照一日兩餐計算,三百六十日,需要三千九百六十斤糧食。”
“而每畝地產糧六十九斤半。”
“不計算稅,五口之家餵飽自己需要多少畝地?”
贏柱掰著手指頭算。
鞠子洲立刻給出答案:“五十七畝地。”
“需要這麼多?”秦王贏柱有些吃驚。
嬴政卻並不吃驚。
他之前看《邯鄲調查》時候就被鞠子洲要求計算過趙國百姓一家保證活下去需要多少畝地。
趙國情況跟秦國不一樣,所以計算時候沒有要求每一個人都吃飽,不計算稅務的情況下,趙國五口之家需要四十九畝地才能保證存活。
“計算稅務的情況下呢?”鞠子洲問道:“十抽一的稅法計算,需要多少地?”
“這……”
“六十四畝!”鞠子洲報出數字。
“油、鹽、醬、柴、菜價格不菲,一般秦人恐怕光是保證自己一家老小下去就已經拼竭盡全力。”
“秦王可知道,一旦年成不好,糧食減產,那麼有多少人要捱餓?”
“這些本來為生存苦苦掙扎的秦人能夠有足夠的糧食吃嗎?”
“他們還買得起油鹽醬菜嗎?”
“暴雨一旦連日不停,他們能有足夠的柴草保溫嗎?”
“家中餘糧不足、小兒缺少油水、老人面有菜色、妻母手腳冰涼,秦人成丁此時為求苟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