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頁)
傳中醫在這裡真是如魚得水,背些改良的方子制些成藥就能來錢。雖然現在只一份烏雞白鳳丸就已經很出名頭了,只是她的閒散性格他也知道,不然也不會現在只弄出一味烏雞白鳳丸。實在是不行的話,以後抓錢就靠她了,再弄些什麼六味地黃丸,牛黃上清丸,風寒感冒沖劑,消栓通絡片等等,他可不覺得靠老婆有什麼丟臉,再說了老婆主管專業,他就讓人各地鋪開,自己再努力成為有實力的後臺,還有什麼不成的?這樣想著也就沒什麼壓力了,只一門心思的苦練基本功再加上培植人手。
只是這世上的事往往就那麼出人意料,在你執著的時候不可得,在你隨意的時候偏巧來機緣。前一段時間,一個小營生的管事,也是他那班小兄弟,叫賈敦的,偶爾得了一些植物種子,也不知是什麼,想讓人種了試試,恰巧讓他看到了。這東西擱現在還真沒什麼人知道,哪怕是上一世如果不是這專業的也沒多少人刻意去種,忖就忖在他正好管過一段時間軍需,又在海南待過一段時間,本著鑽研業務學習過,所以一看就知道,這是天然橡膠樹種。
照理說,1492年,遠在哥侖布發現美洲大陸以前,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當地居民已開始利用天然橡膠。直到1736年;法國才在世界上首次報道有關橡膠的產地、採集膠乳的方法和橡膠在南美洲當地的利用情況,使歐洲人開始認識天然橡膠,並進一步研究其利用價值。1876年,英國人從巴西馬遜河口採集橡膠種子,運回英國皇家植物園播種;並在錫蘭、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試種,均取得成功。此即為巴西橡膠樹在遠東落戶的開端。從此,栽培橡膠業發展非常迅速。怎麼現在這裡倒有了這個東西呢?賈政問了,原來是一行商在南邊外埔商人那裡做了大宗買賣,人家給的添頭,不過這兩方誰也也沒人知道這是什麼玩藝。這行商原本以為奇貨可居,沒成想沒人認得,叫人種了,在南蠻之地才可活,也沒多大意思,也就罷了手。這次來了京裡,只當是送人情,胡亂給了幾個有來往的鋪子,這才落到了賈敦手裡。
賈政想了幾日,這也算得上是一個營生,只是太過麻煩,也不是短期就能見效,欲要放手,卻總有些不甘。左思右想,罷了,反正現在還有得是時間,找這幫手下核計核計,如有人願意去玩,那就幹,沒人願意,就算。找了一日,在鴻雁樓找了手下商量。說是一幫子手下,真正核心的也就那麼五個人,分別是族裡同輩的賈敦,賈收,賈孜,賈畋,還有一個外來附學的嚴立,大家的歲數也差不多,有的十七八,最大也就二十出頭。這幾個有的家裡尚可但是小兒子以後繼承不了家業,有的是家境不成需要自己掙命的。這些人在學裡就被賈政收服了,這幾年賈政雖然小打小鬧,但也讓他們揚眉吐氣,更是死心塌地,幾年下來,感情也越加親厚。現在聽賈政的說法,這是一種難得的東西,只是得在南邊熱溼之地生長,栽植六到八年才可割取膠液,實生樹的經濟壽命為三十五到四十年,芽接樹為十五到二十年。而這叫做天然橡膠的東西用處很大,大有一番作為,不由蠢蠢欲動,像是喝了雞血似的。賈政看著群情高漲,倒也適時地潑些涼水,點出其中難處,先不說別的,第一要背井離鄉才能種活了這些東西,第二少說也得六年才能有所收穫,不能頭腦發熱,一時衝動,勸大家回去好好想想,再看看各自家裡的狀況,可能是長期不著家的?五日之後再來此處,如果真的能有想做的人,再說具體的。
這五日裡,賈政在想著具體方案,幾個晚上的思考,終於弄了個初步的東西。建一個橡膠種植園,地點就選在雲南,種子先在外四處搜尋,然後就可以在種植園裡自我繁殖了,種植人員就買當地的土著,種植之術就由他秘傳,雲南瘴溼之氣,還得讓子肜多備些藥,再由莊園的安全防衛,這可以先由老爺與當地的屬官打些招呼,派些兵員看著,反正少說六年是種樹,大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