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小升初戰況(第1/2 頁)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我的小學5年義務教育即將結束,我也即將參加“小升初”考試。 我所在的村小,前幾屆小學畢業都只有為數極少的人能考上鄉上的中學,還有一部分考上“張板橋中學”,那是村小裡辦的初中,又叫戴帽子中學,還有60%左右的人連村中都考不上,小學畢業證就成了他們的“最高學歷”。 小考前的我,雖總體成績很差,但我還是想爭取考上中學的。 對我而言,如果能考上中學,一是我可以在中學多呆三年,以免過早回家“修地球”,二是可以給家人“長臉”,村裡就會傳出‘某某家某孩子考上中學了’,影響力不亞於現在考上本科。 我所在的生產隊,比我年級高的學長,只有極個別人考上了中學。 我的哥哥和姐姐,他們小升初的時候,都沒有考上鄉鎮上的中學,讀的是村上的中學,他們上了短暫時間的村中之後,覺得沒有任何一點希望能考上中師中專或高中,在這種絕望之下,他們非常厭學,沒有讀好長時間的中學就輟學回家了。 輟學後的哥哥姐姐,他們回家之後,就開始了幫助父母掙工分的生產隊勞動。 有了哥哥姐姐參與生產隊的勞動掙工分,我們家的總工分就迅速增加,我們家原來“踩社”的這種情況就漸漸的消失了,直到不再“踩社”。 家裡的日子也因有哥哥姐姐掙工分,日子比以前好了一些,一家人坐在一起時,都很開心,父母也就沒有以前勞累了,我的哥哥姐姐成了我家掙工分的主要力量。 1980年7月的一天,我迎來了我的人生中第一次最重要的小學升初中畢業考試,小升初“考試”雖說是等級最低的升學考試,但是它對我的重要性就是最高階別的考試,如果考不上初中,它可能是我今生唯一一次考試了。 如果我考不上初中,在當時看來,我只有唯一一條出路,那就是小學畢業後回家修一輩子地球。 對我這個小學總體成績很差的學生來說,雖然考上中學的希望極其渺茫,但我還是想努力博一博,爭取能考上中學。 小學升初中考試前,我曾聽到我的父親給我說過一件事,有鄰村的哥哥姐姐考上了中師中專,也有極個別的考上了大學。 每當想到父親告訴我的這些訊息時,我對那些考上中師、中專或者是考上大學的人都是非常羨慕。 這些訊息對我的刺激很大,我也想像那些考上中師、中專和大學的人一樣,爭取以後能夠考上中師中專。 考上中師中專或考上大學的學生,國家對他們基本上是免學費,且包吃包住,畢業之後,國家還會給他們統一分配工作,這就意味著他們的命運發生了“階層”躍升,他們今後將過上城市人的生活,徹底脫離農村種田地“修地球”的苦日子。 在那個年代,那些考上中師中專或考上大學的,如古時候考上狀元一樣,全家人都挺高興,很多人家戶還辦“九碗”慶祝,跟現在的“升學宴”差不多。 1980年7月的一天,“躲”不過的小升初考試日子終於來臨。 早起的我心裡很糾結:“如果考不上中學,就只有一輩子當農民修地球了,對於平時成績極差的我來說,要考上中學難度是很大的。 隨後,我們幾個同生產隊的小學畢業生一行人來到了考場。 第一科是語文考試,當我看到滿是拼音的試卷,頭都“大了”,我拼音知識極差,我幾乎完全看不懂、沒有把握做好任何一道語文試題。 語文試卷上的很多字我都不認識,看試卷上“中國字”猶如看外文一樣,我幾乎完全看不懂。 很多語文題,我純粹是用“撞大運”的方式簡單作答的,對於作文題,我也只是簡單寫了—些字上去,目的是期待評卷老師在試卷上能給我打點“感情”分。 語文考試結束休息了一會兒之後,馬上又開始進行了數學考試,我勉強做完了大部分試題,感覺效果比語文考試好很多,但並不是說“數學”優秀,只是相對於語文而言。 當時我還不知道村小教學質量與中心小學教學質量有著巨大差距,我還認為是題太難,可能所有考生都答不起。 小考之後,我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