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穿越大唐,必備神器(第1/2 頁)
洪水過境。
河裡的淤泥浮於地表,這是最好的天然肥料。
以工代賑,激發了京兆百姓戰勝天災的強大自信。
一頭頭的耕牛,在田間犁地翻土。
爭取在入秋的時候,種植第二季的小麥。
但在房俊的眼裡,大唐的耕種水平,依舊很辣眼睛,太落後了。
對於大地主們而言,耕種就好像是一場艱苦的戰役。
在沒有農藥、沒有肥料,沒有育種的年代,靠天吃飯能打造出大唐盛世,老李也是真心牛逼。
仔細詢問了莊戶之後,房俊也瞭解得差不多了。
京郊的荒地很多,不是不去耕種,而是根本整不過來。
有的是人力拉動耕犁,有的好幾家、甚至好幾戶人家共同使用一頭耕牛。
幾經思索,房俊終於想到了一個物件,能把大唐的耕種水平直接拉昇一個檔次。
畫完圖紙,立刻就讓人打造了出來。
坐在院子裡,看著成型的犁杖,房俊滿意地點點頭。
犁杖依舊是老演員、資深老戲骨,好幾本書裡面扮演重要角色。
它就是最佳男配角獲得者——曲轅犁!
恰好此時,竇靜帶著郭懷仁來了。
看著院子裡的犁杖,老郭徹底驚為天人。
大唐的司農卿,是最不幹的官職。
總有一群人,弄一些文縐縐的東西給司農署。
蔡允恭的侄子蔡文豪,寫了一篇《勸農經》,滿朝文武稱讚不已,有意讓司農署印刷後下發民間。
老郭隨便地翻了幾頁,直接扔進了火盆,亂棍把蔡文豪打出了司農署。
然後,在司農署的正門口貼了一張告示,大概意思就是:磚家叫獸與狗,不得入內!
原因很簡單,一個五穀不分的,去教百姓種地,誰他孃的給你的臉?
就好像當代的磚家叫獸,和無良媒體沆瀣一氣。
磚家叫獸們負責發表狗屁言論,無良媒體為了點選率為了吸引眼球,故意地渲染,把他們奉若權威。
都是狗屁,想想鐵獅子、想想武當金鼎……
六十歲的時候,還舔著個大碧蓮,讓徐悲鴻給他畫了一幅六十行了圖。
還有人提出來,讓農村的老百姓在城裡買車買房,耕種的季節開車回老家種地。
我呸!
就這樣的,但凡在貞觀朝,都得讓老郭給亂刀剁了餵狗。
老郭輕輕撫摸著曲轅犁,就好像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兒子。
和尋常的犁杖不同,房俊對此進行了很大的改動。
把直轅改為曲轅,還加裝了可以旋轉的犁盤,縮小了犁架尺寸,操作更加靈活。
“這個好!”
“犁箭向下,犁鏵入土則深;犁箭向上,犁鏵入土則淺,可以滿足不同地形的耕種需求。”
老郭欣喜若狂,再看向犁頭的時候,驚奇地發現,沒有橫杆。
“房俊,不加橫杆的意思,是不是一頭牛就拉得動?”
房俊對郭懷仁豎起了大拇指,“郭伯伯,不愧是我朝的神農氏,一語中的!”
在生產力低下的年代,耕牛是主要的勞動力。
一套犁杖,通常要兩頭到三頭牛,才能拉得動。
面前的曲轅犁,一頭牛就拉得動,那就代表耕種的速度會提升兩倍以上。
長安周邊沒有開墾的土地很多,如果這東西普及到百姓家……
老郭激動了,能效代表的就是產量,他敢斷言,如果朝廷儘快普及,讓每戶人家都用得上曲轅犁,最多三年,大唐的糧食產量就能翻一番。
鎮國神器!
這